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教育机构建筑及科学研究机构建筑论文--实验室、化验室、计算机房、电化教育中心论文

科学实验建筑的适用性绿色技术研究--以上海检验检疫局检测技术中心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绿色建筑技术第9-13页
        1.1.1 绿色建筑技术的分类第9-10页
        1.1.2 国内外绿色建筑技术现状第10-13页
    1.2 科学实验建筑第13-20页
        1.2.1 国内外科学实验建筑的绿色技术案例及分析第14-18页
        1.2.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8-20页
    1.3 本论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第20-24页
        1.3.1 研究意义第20-21页
        1.3.2 研究方法第21-23页
        1.3.3 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2章 绿色技术在科学实验建筑中的应用可行性第24-52页
    2.1 节地与室外环境第24-31页
        2.1.1 土地利用第24-26页
        2.1.2 室外环境第26-27页
        2.1.3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第27-28页
        2.1.4 场地设计与场地生态第28-31页
    2.2 节能与能源利用第31-38页
        2.2.1 建筑与围护结构第32-36页
        2.2.2 供暖、通风与空调第36页
        2.2.3 照明与电气第36-37页
        2.2.4 能源综合利用第37-38页
    2.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第38-40页
        2.3.1 节水系统第39页
        2.3.2 节水器具与设备第39页
        2.3.3 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第39-40页
    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第40-44页
        2.4.1 节材设计第40-43页
        2.4.2 材料选用第43-44页
    2.5 室内环境质量第44-49页
        2.5.1 室内声环境第44-46页
        2.5.2 室内光环境与视野第46-47页
        2.5.3 室内热湿环境第47页
        2.5.4 室内空气质量第47-49页
    2.6 绿色技术在科学实验建筑中的应用分析第49-51页
    2.7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科学实验建筑中应用的绿色技术策略第52-69页
    3.1 绿色设计理念第52-53页
    3.2 被动技术策略第53-64页
        3.2.1 建筑规划与布局第56-59页
        3.2.2 建筑单体形态与功能分区第59-60页
        3.2.3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第60-62页
        3.2.4 计算机模拟辅助被动式建筑设计第62-64页
    3.3 主动技术策略第64-68页
        3.3.1 机械通风第65页
        3.3.2 供暖、空调系统第65-66页
        3.3.3 智能化系统第66-67页
        3.3.4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第67-68页
    3.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4章 上海检验检疫局检测技术中心的案例分析第69-98页
    4.1 项目概况第69-71页
    4.2 科学实验建筑特点分析第71-79页
    4.3 被动优先策略第79-89页
        4.3.1 建筑规划与布局第80-84页
        4.3.2 建筑单体形态与功能分区第84-86页
        4.3.3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设计第86-89页
    4.4 主动优先策略第89-97页
        4.4.1 机械通风第90-91页
        4.4.2 供暖、空调系统第91-93页
        4.4.3 智能化系统第93-95页
        4.4.4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第95-97页
    4.5 经验小结第97-9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98-100页
    5.1 结论第98-99页
    5.2 展望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页

论文共10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BIM与3DGIS的数字校园系统设计与研究--以数字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下一篇:基于SFS的表面粗糙度三维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