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互联网涉税情报的利用与测算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综述第13-15页
        1.2.1 国外综述第13页
        1.2.2 国内综述第13-15页
    1.3 基本概念界定第15-16页
        1.3.1 “互联网+”第15页
        1.3.2 “互联网+税务”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互联网+税务”的现状与发展第18-21页
    2.1 “互联网+税务”的国外发展第18-19页
        2.1.1 美国税收信息化的概况第18页
        2.1.2 英国税收信息化的概况第18-19页
        2.1.3 德国税收信息化的概况第19页
    2.2 “互联网+税务”的国内发展第19-21页
第3章 互联网涉税情报的利用与测算存在的问题第21-24页
    3.1 互联网数据来源范围的限制第21页
    3.2 源于互联网数据的真实性问题第21-22页
    3.3 提取有用的互联网涉税数据的障碍第22-24页
第4章 互联网涉税情报的筛选与税额测算方法第24-32页
    4.1 互联网涉税数据的提取第24-27页
        4.1.1 R2二类居住用地土地出让金的确定第24-25页
        4.1.2 R2二类居住用地房地产开发成本等费用的确定第25-27页
    4.2 互联网涉税税额的测算方法第27-32页
        4.2.1 一次指数平滑计算第27-28页
        4.2.2 二次指数平滑计算第28-32页
第5章 互联网涉税情报问题的解决方案第32-35页
    5.1 加强各方数据沟通、提升数据共享化第32页
        5.1.1 实现各部门信息资源整合第32页
        5.1.2 加强不同部门信息共享第32页
    5.2 加快“互联网+税务”相关政策完善的步伐第32-33页
        5.2.1 制定明确“互联网+税务”法律支持第33页
        5.2.2 建立税收信息化平台第33页
    5.3 培养税务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第33-35页
        5.3.1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第33-34页
        5.3.2 多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第34-35页
第6章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作者简历第39-40页
后记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施工误差敏感性分析
下一篇:基于子模型法的跨线天桥疲劳裂纹扩展及剩余寿命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