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综述 | 第11-21页 |
1.2.1 钢桁架拱桥发展历程 | 第11-14页 |
1.2.2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简介 | 第14-19页 |
1.2.3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的施工技术 | 第19-21页 |
1.3 桥梁施工误差研究现状 | 第21-27页 |
1.3.1 误差来源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成果 | 第22-24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1 课题来源 | 第2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2章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有限元模型 | 第28-44页 |
2.1 工程背景 | 第28-32页 |
2.1.1 主桥概况 | 第28-31页 |
2.1.2 现场自然条件 | 第31-32页 |
2.2 施工方案 | 第32-35页 |
2.2.1 施工难点 | 第32-33页 |
2.2.2 施工工艺 | 第33-34页 |
2.2.3 施工过程 | 第34-35页 |
2.3 施工过程有限元模拟 | 第35-41页 |
2.3.1 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2.3.2 荷载选择 | 第36-37页 |
2.3.3 边界条件模拟 | 第37-38页 |
2.3.4 施工过程模拟 | 第38-41页 |
2.4 施工误差模型实现方法 | 第41-43页 |
2.4.1 结构自重误差的实现 | 第41-42页 |
2.4.2 结构刚度误差的实现 | 第42页 |
2.4.3 结构温度误差的实现 | 第42-43页 |
2.4.4 拼装角度误差的实现 | 第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3章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施工误差拱肋线形敏感性分析 | 第44-55页 |
3.1 引言 | 第44页 |
3.2 拱肋最大悬臂状态 | 第44-47页 |
3.2.1 拱肋关键截面累积挠度 | 第44-46页 |
3.2.2 敏感性分析 | 第46-47页 |
3.3 拱肋合龙状态 | 第47-50页 |
3.3.1 拱肋关键截面累积挠度 | 第47-49页 |
3.3.2 敏感性分析 | 第49-50页 |
3.4 成桥状态 | 第50-53页 |
3.4.1 拱肋关键截面累积挠度 | 第50-52页 |
3.4.2 敏感性分析 | 第52-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大跨度钢桁架拱桥施工误差拱肋应力敏感性分析 | 第55-74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拱肋最大悬臂状态 | 第55-61页 |
4.2.1 拱肋关键截面上弦杆应力 | 第55-58页 |
4.2.2 拱肋关键截面下弦杆应力 | 第58-61页 |
4.3 拱肋合龙状态 | 第61-67页 |
4.3.1 拱肋关键截面上弦杆应力 | 第61-64页 |
4.3.2 拱肋关键截面下弦杆应力 | 第64-67页 |
4.4 成桥状态 | 第67-73页 |
4.4.1 拱肋关键截面上弦杆应力 | 第67-70页 |
4.4.2 拱肋关键截面下弦杆应力 | 第70-7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4-76页 |
5.1 结论 | 第74-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