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特殊结构的碳复合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42页
    1.1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3-17页
    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第17-25页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25-33页
    1.4 改善和提高锂离子电池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方法第33-39页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第39-42页
第二章 石榴状多孔碳包覆的Cu_xSn_y/Sn/SnO_2亚微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42-52页
    2.1 引言第42-43页
    2.2 实验第43-44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44-51页
    2.4 总结第51-52页
第三章 三明治结构的C@SnO_2/Sn/void@C空心球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52-62页
    3.1 引言第52页
    3.2 实验第52-54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54-60页
    3.4 总结第60-62页
第四章 三维多孔的MnO/void/NC复合物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62-70页
    4.1 引言第62-63页
    4.2 实验第63-64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64-69页
    4.4 总结第69-70页
第五章 Nanosheets-on-channel结构的ReS_2@CMK-3复合物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70-80页
    5.1 引言第70-71页
    5.2 实验第71-72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72-79页
    5.4 结论第79-80页
第六章 蓬松的碳包覆ReS_2纳米花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第80-86页
    6.1 引言第80-81页
    6.2 实验第81-82页
    6.3 结果和讨论第82-85页
    6.4 结论第85-86页
第七章 论文总结及未来研究展望第86-88页
    7.1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86页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86-87页
    7.3 未来研究展望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10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第106-108页
致谢第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稳定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碰撞载荷下考虑人体差异的胸腔参数化建模及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