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20页 |
1.2.1 阻尼器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自复位支撑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 一种新型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的提出 | 第20-23页 |
1.3.1 新型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的构造 | 第20-22页 |
1.3.2 新型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材料本构模型的二次开发 | 第25-40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的变摩擦理论力学模型 | 第25-26页 |
2.3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的理论滞回曲线 | 第26-32页 |
2.3.1 第一阶段 | 第26-29页 |
2.3.2 第二阶段 | 第29-30页 |
2.3.3 第三阶段 | 第30-31页 |
2.3.4 第四阶段 | 第31-32页 |
2.3.5 支撑受压 | 第32页 |
2.4 基于OpenSees的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本构模型二次开发 | 第32-37页 |
2.4.1 OpenSees平台介绍 | 第32-34页 |
2.4.2 本构模型开发思路 | 第34-35页 |
2.4.3 本构模型程序实现 | 第35-37页 |
2.5 二次开发本构模型的验证 | 第37-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基于开发模型的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性能参数分析 | 第40-50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弹性体弹性系数对支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0-46页 |
3.2.1 摩擦钢板长度为400mm | 第40-43页 |
3.2.2 摩擦钢板长度为300mm | 第43-44页 |
3.2.3 摩擦钢板长度为200mm | 第44-46页 |
3.3 摩擦系数对支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的力学性能试验 | 第50-69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试验方案 | 第50-55页 |
4.2.1 试验概况 | 第50-51页 |
4.2.2 试验材料 | 第51页 |
4.2.3 构件信息 | 第51-53页 |
4.2.4 加载装置 | 第53-54页 |
4.2.5 加载制度 | 第54-55页 |
4.3 试验步骤与现象 | 第55-63页 |
4.3.1 弹性体相关性试验 | 第55-58页 |
4.3.2 位移幅值相关性试验 | 第58-59页 |
4.3.3 摩擦接触点挠度相关性试验 | 第59-60页 |
4.3.4 摩擦系数相关性试验 | 第60-62页 |
4.3.5 疲劳试验 | 第62-63页 |
4.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3-68页 |
4.4.1 不同弹性体下的有限元和试验结果对比 | 第63-65页 |
4.4.2 不同位移幅值和摩擦接触点挠度下的有限元和试验结果对比 | 第65-67页 |
4.4.3 不同摩擦系数下的有限元和试验结果对比 | 第67-6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5章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及参数分析 | 第69-90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工程模型 | 第69-71页 |
5.3 有限元模型 | 第71-75页 |
5.3.1 梁柱单元模型 | 第71-72页 |
5.3.2 楼板及支撑模型 | 第72-73页 |
5.3.3 材料模型 | 第73-74页 |
5.3.4 地震动选取 | 第74-75页 |
5.4 多遇地震下的结构响应 | 第75-77页 |
5.5 罕遇地震下的结构响应 | 第77-80页 |
5.6 支撑安装位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80-83页 |
5.7 支撑设计参数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83-89页 |
5.7.1 第一刚度对带支撑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83-85页 |
5.7.2 摩擦钢板长度对带支撑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85-87页 |
5.7.3 预拉力对带支撑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 第87-89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总结和展望 | 第90-92页 |
总结 | 第90-91页 |
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99页 |
附录B 自复位变摩擦耗能支撑材料本构模型代码 | 第99-108页 |
1.SCVF.cpp | 第99-106页 |
2.SCVF.h | 第106-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