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 1.2.1 结构分析的高性能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隔震结构设计的CPU/GPU平台选择 | 第17-26页 |
| 2.1 引言 | 第17页 |
| 2.2 基于单一CPU平台的国内外分析软件 | 第17-23页 |
| 2.2.1 FNA法与直接积分法的基本原理 | 第17-20页 |
| 2.2.2 采用FNA法与直接积分法的结果对比 | 第20-23页 |
| 2.3 支持GPU加速的国内外分析软件 | 第23-24页 |
| 2.4 选择合适的CPU/GPU平台 | 第24-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基于GPU计算的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程序实现 | 第26-39页 |
| 3.1 引言 | 第26页 |
| 3.2 异构平台与有限元软件的GPU环境搭建 | 第26-28页 |
| 3.2.1 异构平台及硬件参数 | 第26-27页 |
| 3.2.2 OpenSees的 GPU环境搭建 | 第27-28页 |
| 3.3 GPU加速Opensees稀疏矩阵方程组求解计算流程 | 第28-30页 |
| 3.4 隔震结构的OpenSees模型建立 | 第30-35页 |
| 3.4.1 由ETBAS和 ETO建立隔震结构的上部模型 | 第31-32页 |
| 3.4.2 OpenSees中设定隔震支座 | 第32-35页 |
| 3.5 Matlab对隔震结构动力分析的后处理 | 第35-36页 |
| 3.6 工程实例测试 | 第36-38页 |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基于高性能计算的隔震结构设计实现 | 第39-56页 |
| 4.1 引言 | 第39页 |
| 4.2 两阶段隔震结构优化方法的思路与优化模型 | 第39-42页 |
| 4.2.1 两阶段隔震结构优化方法的思路 | 第39-40页 |
| 4.2.2 两阶段隔震结构优化模型 | 第40-42页 |
| 4.3 基于GPU高性能计算的隔震设计实现 | 第42-47页 |
| 4.4 隔震设计实例测试 | 第47-55页 |
| 4.4.1 传统算法隔震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 4.4.2 高性能计算方法分析结果 | 第49-5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