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论文

智能交通系统中位置信息的协作获取与深度挖掘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协作定位技术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交通工具识别技术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第16-17页
    1.4 本章小结第17-19页
第二章 系统设计思路与方案第19-29页
    2.1 智能交通定位信息系统方案设计第19页
    2.2 协作定位平台第19-22页
        2.2.1 车辆运动数据的获取第19-21页
        2.2.2 协作定位关键技术第21-22页
    2.3 后台轨迹数据存储平台第22-23页
    2.4 轨迹数据智能挖掘平台第23-27页
        2.4.1 轨迹数据预处理模块第23-24页
        2.4.2 交通工具识别模块第24-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三章 地理位置信息增强的车联网协作定位第29-47页
    3.1 车联网协作定位问题建模第29-30页
    3.2 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区域采样法第30-35页
        3.2.1 基于R树的地理位置信息存储第30-33页
        3.2.2 区域采样法计算视距路径概率第33-35页
    3.3 EGAMP协作定位第35-38页
        3.3.1 GAMP算法第35-36页
        3.3.2 EGAMP协作定位第36-38页
    3.4 迭代式EGAMP协作定位第38-39页
    3.5 实验结果分析第39-45页
        3.5.1 GIE-CL实验仿真结果第39-42页
        3.5.2 GIE-CL实测数据结果第42-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迹交通工具识别第47-61页
    4.1 交通工具识别的基本描述第47-48页
    4.2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轨迹交通工具识别第48-56页
        4.2.1 整体分析与建模第49-51页
        4.2.2 识别模型框架第51-54页
        4.2.3 LSTM模块第54-56页
    4.3 实验结果分析第56-60页
        4.3.1 数据集介绍第56-57页
        4.3.2 评价标准第57页
        4.3.3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第57-59页
        4.3.4 实测实验结果分析第59-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5.1 本文主要工作与贡献第61页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兰州红砂岩地层地铁站深基坑降水开挖引起的变形规律研究
下一篇:基于运动车辆的摄像机自动标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