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壳聚糖/β-环糊精吸附剂制备及PNP降解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1.1 我国水资源现状第14页
    1.2 含酚废水的危害第14-15页
    1.3 含酚废水的处理方法第15-18页
        1.3.1 生物法第15页
        1.3.2 物理法第15-16页
        1.3.3 化学法第16-18页
    1.4 吸附法处理含酚废水第18-22页
        1.4.1 环糊精吸附剂第18-20页
        1.4.2 壳聚糖吸附剂第20-22页
    1.5 PbO_2 电极处理含酚废水第22-25页
        1.5.1 电极材料的选择第22-23页
        1.5.2 PbO_2 电极的制备第23-25页
        1.5.3 PbO_2 电极处理含酚废水第25页
    1.6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5-28页
第2章 实验部分第28-56页
    2.1 实验药品第28-29页
    2.2 实验仪器第29页
    2.3 吸附实验第29-32页
        2.3.1 PNP标准曲线第29-30页
        2.3.2 PNP 吸附实验第30页
        2.3.3 吸附性能研究第30-32页
        2.3.4 解吸附第32页
    2.4 电催化实验第32-34页
        2.4.1 电极制备装置第32-33页
        2.4.2 电催化性能研究第33-34页
    2.5 分析及测试技术第34-36页
        2.5.1 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第34页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4页
        2.5.3 X-射线衍射(XRD)第34页
        2.5.4 元素分析第34-35页
        2.5.5 线性极化曲线第35页
        2.5.6 循环伏安扫描第35页
        2.5.7 电化学阻抗谱第35-36页
    3 章β-环糊精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第36-56页
        3.1 前言第36-37页
        3.2 实验部分第37-40页
            3.2.1 β-CDPM的制备第37-38页
            3.2.2 β-CD含量的测定第38-4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3.3.1 环氧氯丙烷用量第40-41页
            3.3.2 反应温度第41-42页
            3.3.3 反应时间第42-44页
            3.3.4 油相选择第44页
            3.3.5 乳化剂选择第44-46页
            3.3.6 搅拌速度第46-47页
        3.4 产物表征和分析第47-49页
            3.4.1 β-CD的含量测定第47-48页
            3.4.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8页
            3.4.3 傅里叶红外光谱第48-49页
        3.5 吸附性能研究第49-54页
            3.5.1 pH影响第49-50页
            3.5.2 初始浓度影响第50-51页
            3.5.3 温度影响第51页
            3.5.4 吸附机理第51-54页
        3.6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4章 β-环糊精修饰壳聚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第56-70页
    4.1 前言第56页
    4.2 实验部分第56-58页
        4.2.1 β-CD-CSP的制备第56-57页
        4.2.2 β-CD表观固载量的测定第57-5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8-61页
        4.3.1 β-CD与 CS质量比第58-59页
        4.3.2 反应温度第59-60页
        4.3.3 反应时间第60-61页
    4.4 产物分析和表征第61-63页
        4.4.1 扫描电镜第61-62页
        4.4.2 傅里叶红外光谱第62页
        4.4.3 元素分析第62-63页
    4.5 吸附性能研究第63-67页
        4.5.1 pH影响第63-64页
        4.5.2 初始浓度影响第64-65页
        4.5.3 温度影响第65页
        4.5.4 不同吸附剂吸附性能第65-66页
        4.5.5 解吸附第66-67页
    4.6 吸附机理第67-69页
    4.7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5章 PEG-Bi-PbO_2 电极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第70-90页
    5.1 引言第70-71页
    5.2 电极的制备第71-73页
        5.2.1 基底预处理第71-72页
        5.2.2 底层的制备第72-73页
        5.2.3 中间层的制备第73页
        5.2.4 活性层的制备第7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3-81页
        5.3.1 温度的影响第73-75页
        5.3.2 电流密度的影响第75-77页
        5.3.3 时间的影响第77-78页
        5.3.4 Bi掺杂电极第78-80页
        5.3.5 PEG-Bi掺杂电极第80-81页
    5.4 电极材料的分析第81-85页
        5.4.1 X射线衍射第81-82页
        5.4.2 形貌分析第82页
        5.4.3 极化曲线法第82-83页
        5.4.4 循环伏安法第83-84页
        5.4.5 交流阻抗第84-85页
    5.5 电催化降解性能研究第85-88页
        5.5.1 电流密度影响第85-86页
        5.5.2 pH影响第86页
        5.5.3 电解质浓度影响第86-87页
        5.5.4 温度影响第87-88页
        5.5.5 几种电极降解效率比较第88页
    5.6 动力学研究第88-89页
    5.7 本章结论第89-90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6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焦绿石结构钛酸铋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MPCVD法外延生长单晶金刚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