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焦绿石结构钛酸铋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光催化材料及机理第12-15页
        1.2.1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第13-14页
        1.2.2 常见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第14-15页
    1.3 材料的介电性和铁电性第15-19页
        1.3.1 电介质的极化形式第15-16页
        1.3.2 电介质的损耗、电导及击穿第16-17页
        1.3.3 特殊的介电材料-铁电晶体第17-18页
        1.3.4 常见铁电材料及应用第18-19页
    1.4 钛酸铋的介电性和光催化性第19-23页
        1.4.1 研究较多的几种钛酸铋第20-21页
        1.4.2 Bi_2Ti_2O_7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21-23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3-26页
第二章 实验与检测方法第26-32页
    2.1 实验药品与设备第26-27页
    2.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2.2.1 Bi_2Ti_2O_7粉体的制备第27-29页
        2.2.2 Bi_2Ti_2O_7陶瓷的制备第29页
    2.3 样品的表征方法第29-32页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第29-30页
        2.3.2 扫描电镜形貌表征及EDS能谱分析第30页
        2.3.3 介电温度特性测试第30-31页
        2.3.4 粉末吸收边测量第31页
        2.3.5 光催化测试第31-32页
第三章 Bi_2Ti_2O_7粉体的制备第32-54页
    3.1 Bi_2Ti_2O_7水热制备过程第32-33页
    3.2 Bi_2Ti_2O_7水热制备条件探究第33-39页
        3.2.1 水热温度对产物物相的影响第33-35页
        3.2.2 溶液PH值对产物物相的影响第35-36页
        3.2.3 压强对产物物相的影响第36-38页
        3.2.4 反应时间对产物物相的影响第38-39页
    3.3 Bi_2Ti_2O_7水热制备机理探究第39-45页
        3.3.1 Bi_2Ti_2O_7粉体形貌分析第39-41页
        3.3.2 Bi_2Ti_2O_7晶体的生长过程第41-44页
        3.3.3 Bi_2Ti_2O_7晶体的生长机理第44-45页
    3.4 Bi_2Ti_2O_7晶体中化学计量比研究第45-49页
    3.5 共沉淀法制备Bi2Ti2O7第49-51页
        3.5.1 共沉淀法制备的Bi_2Ti_2O_7的流程第49页
        3.5.2 共沉淀法制备的Bi_2Ti_2O_7的表征第49-51页
        3.5.3 共沉淀法制备Y置换的Bi_(2(1-x))Y_(2x)Ti_2O_7 粉体第51页
    3.6 本章小结第51-54页
第四章 Bi_2Ti_2O_7粉体的光催化性第54-76页
    4.1 光催化测试方法第55-56页
        4.1.1 光催化测试过程第55页
        4.1.2 罗丹明B溶液溶度标准曲线第55-56页
    4.2 水热法制备Bi_2Ti_2O_7的光催化性第56-67页
        4.2.1 水热法制备Bi_2Ti_2O_7的漫反射光谱第57-58页
        4.2.2 模拟太阳光下Bi_2Ti_2O_7的光催化性第58-63页
        4.2.3 可见光下Bi_2Ti_2O_7的光催化性第63-67页
    4.3 共沉淀制备的Bi_2Ti_2O_7的光催化性第67-70页
        4.3.1 共沉淀法制备Bi_2Ti_2O_7的漫反射光谱第67-68页
        4.3.2 共沉淀制备的Bi_2Ti_2O_7的可见光催化性第68-70页
    4.4 Y置换的Bi_2Ti_2O_7的光催化性第70-74页
        4.4.1 Y置换的Bi_2Ti_2O_7的漫反射光谱第70-72页
        4.4.2 Y置换的Bi_2Ti_2O_7的可见光催化性第72-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Bi_2Ti_2O_7陶瓷的介电性第76-88页
    5.1 Bi_2Ti_2O_7陶瓷的制备第77-79页
        5.1.1 陶瓷的制备过程第77-78页
        5.1.2 陶瓷的烧结温度影响第78-79页
        5.1.3 陶瓷的致密度第79页
    5.2 Bi_2Ti_2O_7陶瓷的介电性第79-83页
        5.2.1 陶瓷介电性的测量第80页
        5.2.2 水热法制备的Bi_2Ti_2O_7陶瓷的介电性分析第80-82页
        5.2.3 共沉淀法制备的Bi_2Ti_2O_7陶瓷的介电性分析第82-83页
    5.3 Bi_(2(1-x))Y_(2x)Ti_2O_7 陶瓷的制备及介电性第83-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88-92页
    6.1 总结第88-89页
    6.2 展望第89-92页
参考文献第92-9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98-100页
致谢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共熔溶剂协助下合成中孔微晶二氧化钛
下一篇:壳聚糖/β-环糊精吸附剂制备及PNP降解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