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居住区规划论文

深港高密度居住区公共空间配置及使用情况研究--以天水围和坂田南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10-31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的公共空间第10页
        1.1.2 门禁住宅小区与公共空间的处境第10-11页
    1.2 概念介绍及分析第11-16页
        1.2.1 公共领域与公共空间第11-12页
        1.2.2 公共空间的基本特征第12-13页
        1.2.3 “开敞公共空间”及“封闭公共空间”第13-14页
        1.2.4 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公共空间第14-15页
        1.2.5 服务半径第15页
        1.2.6 公共空间使用情况第15-16页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第16-20页
        1.3.1 研究对象第16-18页
        1.3.2 研究范围第18-20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页
        1.4.1 研究目的第20页
        1.4.2 研究意义第20页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0-22页
        1.5.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1.6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第22-25页
        1.6.1 国外相关研究第22-24页
        1.6.2 国内相关研究第24-25页
    1.7 论文构成和框架第25-28页
        1.7.1 论文构成第25-27页
        1.7.2 论文框架第27-28页
    1.8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28-31页
        1.8.1 交往空间理论第28页
        1.8.2 空间句法理论及线段模型构建方法第28-30页
        1.8.3 SD分析法第30-31页
第2章 深港高密度居住区城市结构特征第31-49页
    2.1 研究区域概述第31-32页
        2.1.1 香港天水围概述第31页
        2.1.2 深圳坂田概述第31-32页
    2.2 研究区域城市社会结构第32-36页
        2.2.1 城市人口密度第32-33页
        2.2.2 城市住房发展政策第33-36页
    2.3 研究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第36-39页
        2.3.1 城市功能布局——实地调研结合图示法第36-37页
        2.3.2 住宅空间分布——图示法(ArcGIS)第37-39页
    2.4 城市路网结构——空间句法轴线模型分析(Segment Map)第39-43页
        2.4.1 街区尺度和路网密度第39-41页
        2.4.2 路网可达性第41-43页
    2.5 街道意象及步行适宜性——实地调研第43-47页
    2.6 本章小结第47-49页
        2.6.1 理论总结第47-48页
        2.6.2 实践上的策略及启发第48-49页
第3章 深港高密度居住区公共空间配置现状分析第49-64页
    3.1 公共空间结构特征第49-53页
        3.1.1 公共空间开放性第49-50页
        3.1.2 公共空间数量和规模第50-51页
        3.1.3 公共空间分布第51-52页
        3.1.4 公共空间功能第52-53页
    3.2 深港高密度居住区公共空间服务半径对比论证第53-62页
        3.2.1 分析方法及相关解释说明第53-56页
        3.2.2 天水围和“深圳指标”对比(全局、整体、大范围)第56-58页
        3.2.3 坂田南局部——第五园社区与“深圳指标”对比(区域、局部、小范围)第58-60页
        3.2.4 天水围局部——天水围北区与坂田南局部——第五园社区对比(区域、局部、小范围)第60-62页
    3.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3.3.1 理论总结第62页
        3.3.2 实践上的策略及启发第62-64页
第4章 微观层面针对深港高密度居住区公共空间使用情况调研分析第64-77页
    4.1 基于SD法的深港高密度居住区公共空间使用情况分析第64-72页
        4.1.1 研究概述第64-67页
        4.1.2 深港高密度居住区开敞公共空间使用情况分析第67-72页
    4.2 公共空间使用强度调研分析第72-75页
        4.2.1 调研概述第72-73页
        4.2.2 深港高密度居住区开敞公共空间使用强度调研分析第73-75页
    4.3 本章小结第75-77页
        4.3.1 理论总结第75页
        4.3.2 实践上的策略及启发第75-77页
第5章 结语第77-81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77-80页
        5.1.1 高密度居住区城市结构特征与公共空间配置现状的关系第77-78页
        5.1.2 高密度居住城市结构对公共空间使用情况影响第78页
        5.1.3 高密度居住区公共空间现状与使用情况关系第78-79页
        5.1.4 高密度居住区公共空间社会公平性的思考第79-80页
    5.2 研究的不足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第84-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试验数据库和随机森林算法的外贴FRP加固梁条带抗剪贡献研究
下一篇:基于学生使用后评价的大学校园设计研究--以深圳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