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视角的幼儿教师介入幼儿冲突的教育行为研究--以金乡县民办幼儿园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1.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2. 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1. 国内及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2页 |
2. 研究述评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3.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1. 教师介入 | 第14页 |
2. 幼儿冲突 | 第14页 |
3. 积极干预和消极干预 | 第14页 |
4. 教育行为 | 第14-15页 |
(二) 理论依据 | 第15-17页 |
1. 社会学习理论 | 第15页 |
2. 双因素理论 | 第15页 |
3.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 第15-17页 |
二、问卷的编制和信度效度检验 | 第17-19页 |
(一) 问卷的编制 | 第17页 |
(二)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7-19页 |
1. 信度检验 | 第17-18页 |
2. 效度检验 | 第18-19页 |
三、幼儿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的现状分析 | 第19-32页 |
(一) 幼儿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 第19-21页 |
(二) 幼儿教师教育行为的统计分析 | 第21-32页 |
1. 幼儿冲突中教师教育行为的类型 | 第21页 |
2. 教师自身因素对教师教育行为影响的分析 | 第21-32页 |
(1) 教龄因素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2-24页 |
(2) 生育因素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4-26页 |
(3) 学历因素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6页 |
(4) 专业因素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6-27页 |
(5) 班级类型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27-30页 |
(6) 班级人数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影响分析 | 第30-32页 |
四、统计结果及原因分析 | 第32-43页 |
(一) 统计结果 | 第32-33页 |
(二) 原因分析 | 第33-43页 |
1. 幼儿园内部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 第33-40页 |
(1) 学习培训制度不合理,培训渠道单一 | 第33-34页 |
(2) 家园联系制度管理薄弱 | 第34-35页 |
(3) 管理者对幼儿教师缺乏人本管理 | 第35-37页 |
(4) 薪酬福利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37-38页 |
(5) 幼儿园课程设置不合理,难度大,任务重 | 第38-39页 |
(6) 幼儿园资源缺乏,师幼比严重失调 | 第39-40页 |
2. 教师自身问题 | 第40-43页 |
(1) 教师的冲突观有待改变 | 第40-41页 |
(2) 教师自身教育观存在问题 | 第41页 |
(3) 教师自身沟通技巧存在问题 | 第41-43页 |
五、优化教师教育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43-50页 |
(一) 幼儿园内部管理制度方面 | 第43-47页 |
1. 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开展多样化培训 | 第43-44页 |
3. 创建家园合作式教学 | 第44-45页 |
4. 管理者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 第45-46页 |
5. 完善薪酬制度,制定差异性激励措施 | 第46页 |
6. 合理安排课程,增加教学资源 | 第46页 |
7. 增加师幼比,减轻教师压力 | 第46-47页 |
(二) 教师方面 | 第47-50页 |
1. 树立正确的冲突观 | 第47页 |
2.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 第47-48页 |
3. 学会沟通,提高冲突解决技巧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附录一 | 第51-53页 |
附录二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