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6-20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1.3.2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第17-20页 |
第二章 Z公司网络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20-30页 |
2.1 网络改造项目概况 | 第20-22页 |
2.1.1 项目简介 | 第20-21页 |
2.1.2 工程施工的环境 | 第21-22页 |
2.2 Z公司网络改造工程的进度管理现状 | 第22-29页 |
2.2.1 流水线作业的网络改造工程进度计划编制 | 第22-25页 |
2.2.2 网络改造工程进度管理问题识别 | 第25-27页 |
2.2.3 网络改造工程进度管理问题分析 | 第27-28页 |
2.2.4 网络改造工程进度管理问题总结 | 第28-29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H村网络改造工程网络计划模型的建立 | 第30-42页 |
3.1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 | 第30-33页 |
3.1.1 网络计划技术理论 | 第30-32页 |
3.1.2 网络计划技术使用步骤 | 第32-33页 |
3.2 H村网络改造工程网络计划模型的建立 | 第33-41页 |
3.2.1 施工项目任务分解 | 第33-35页 |
3.2.2 建立施工项目网络计划明细表 | 第35-36页 |
3.2.3 计算计划明细表各环节工作时间 | 第36-39页 |
3.2.4 计算项目关键路径、总工期 | 第39-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运用关键链法优化H村网络改造工程进度计划 | 第42-53页 |
4.1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 | 第42-45页 |
4.1.1 约束理论 | 第42-43页 |
4.1.2 影响网络改造工程历时估算的原因 | 第43-44页 |
4.1.3 工期裕量的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4.2 H村网络改造工程关键链模型的建立 | 第45-52页 |
4.2.1 H村网络改造工程施工项目资源分析 | 第46-47页 |
4.2.2 H村网络改造工程关键链的确定 | 第47-51页 |
4.2.3 H村网络改造工程工序弹性系数计算 | 第51页 |
4.2.4 加入缓冲时间的H村网络改造工程关键链模型 | 第51-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H村网络改造工程进度管理控制及保障措施 | 第53-63页 |
5.1 H村网络改造工程缓冲时间的管理 | 第53-56页 |
5.1.1 缓冲时间 | 第53页 |
5.1.2 利用缓冲时间对H村网络改造工程进行进度管理 | 第53-56页 |
5.2 H村网络改造工程进度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56-59页 |
5.2.1 组织保障 | 第56-57页 |
5.2.2 制度保障 | 第57-58页 |
5.2.3 资源保障 | 第58-59页 |
5.3 H村网络改造工程进度计划完成的动态控制措施 | 第59-62页 |
5.3.1 建立完善及时的纠偏机制 | 第59-60页 |
5.3.2 建立施工质量管控机制 | 第60-61页 |
5.3.3 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 第61-6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H村网络改造项目进度管理效果评价及启示 | 第63-67页 |
6.1 H村网络改造项目进度管理效果评价 | 第63-64页 |
6.2 H村网络改造项目进度管理的启示 | 第64-67页 |
6.2.1 对于如何估算工序历时的启示 | 第64-65页 |
6.2.2 对于如何计算缓冲工期的启示 | 第65页 |
6.2.3 对于在约束条件下如何应用关键链技术的启示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7-69页 |
本文结论 | 第67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67-68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