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玻璃工业论文--各种玻璃产品论文--技术玻璃论文

掺稀土磷酸盐微晶玻璃发光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8-14页
    1.1 稀土荧光粉的研究意义第8页
    1.2 稀土荧光粉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第8-9页
    1.3 稀土荧光粉面临的问题第9-10页
    1.4 研究目标第10-12页
    1.5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稀土荧光粉发光的基本理论第14-32页
    2.1 固体发光的微观机制第14-15页
    2.2 稀土离子RE3+的电子组态和发光特性第15-24页
        2.2.1 稀土离子RE3+的电子组态第15-18页
        2.2.2 稀土离子RE3+f-f跃迁的J-O理论第18-20页
        2.2.3 稀土离子RE3+f-f跃迁的发光特性第20-24页
    2.3 微晶玻璃工艺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24-28页
        2.3.1 微晶玻璃的概念第24页
        2.3.2 微晶玻璃的成核及晶核的成长第24-25页
        2.3.3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第25-26页
        2.3.4 微晶玻璃对发光性能的影响第26-28页
    2.4 三基色原理与CIE坐标第28-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掺Eu~(3+)、Tb~(3+)、Tm~(3+)磷酸盐玻璃的制备和测量第32-38页
    3.1 研究意义第32页
    3.2 样品制备第32-33页
    3.3 发射光谱测量第33-35页
    3.4 实验结果分析第35-36页
    3.5 研究结论第36-38页
第4章 微晶玻璃工艺制备与测量第38-46页
    4.1 研究意义第38页
    4.2 热处理温度的确定第38-39页
    4.3 X射线衍射实验和透射电镜实验第39-41页
    4.4 微晶玻璃工艺对发光强度的影响第41-44页
    4.5 研究结论第44-46页
第5章 共掺荧光粉发白光性能的研究第46-52页
    5.1 研究意义第46页
    5.2 样品的制备、发射光谱及CIE坐标的测量第46-50页
    5.3 实验结果分析第50页
    5.4 研究结论第50-5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6.1 研究内容总结第52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A第58-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具有输入时滞的一维分布参数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镇定
下一篇:PEG-PCL共聚物的不同结构对其自组装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