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器乐理论与演奏法论文--键盘、簧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钢琴论文

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Op.35演奏版本比较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第9-10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第二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第15-18页
    第一节 多地辗转与外界对肖邦产生的影响第15-16页
        一、与各地文艺界人士结缘相识第15-16页
        二、热衷欣赏法意歌剧第16页
    第二节 本曲隐含的内心情感及其成因第16-18页
        一、战乱所致的变故与忧思第16-17页
        二、羁旅生活中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第17-18页
第二章 音乐创作风格与结构研究第18-33页
    第一节 作品的音乐创作风格第18-23页
        一、诗节式的旋律结构特征第18-19页
        二、特定体裁呈现特定功能第19-22页
        三、华丽装饰音风格第22-23页
    第二节 作品的音乐结构第23-33页
        一、“煽情化”和声语言的运用第23-26页
        二、各主题旋律线走向分析第26-28页
        三、各乐章曲式结构分析第28-33页
第三章 演奏版本比较研究第33-62页
    第一节 演奏版本选择缘由第33-34页
    第二节 主题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第34-48页
        一、快板主题演奏版本比较第34-43页
        二、慢板主题演奏版本比较第43-48页
    第三节 展开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第48-53页
        一、单一主题展开演奏版本比较第48-50页
        二、多主题复合型展开演奏版本比较第50-53页
    第四节 附属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第53-55页
        一、导入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第53页
        二、连接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第53-54页
        三、结束性音乐部分演奏版本比较第54-55页
    第五节 外在演奏状态之比较第55-62页
        一、肢体动作之比较第55-60页
        二、触键方式之比较第60-62页
第四章 比较研究后的反思与启示第62-70页
    第一节 演奏家版本共性与差异性的表现第62-65页
        一、作品内涵的共性表现第62页
        二、作品诠释的差异性表现第62-65页
    第二节 在演奏主要段落时应注意的问题第65-70页
        一、在诠释音乐形象时应注意的问题第65-66页
        二、在演奏中应注意的问题第66-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致谢第75-7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卡巴列夫斯基《第三钢琴奏鸣曲》Op.46 No.3第一乐章演奏研究
下一篇:张朝《中国旋律》创作特征及演奏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