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风险的产生及其规避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 第10-12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 研究视角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13页 |
(一) 研究特色 | 第13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页 |
本章注释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现代技术风险概述 | 第15-23页 |
一、技术与风险 | 第15-18页 |
(一) 技术的内涵 | 第15-16页 |
(二) 风险的内涵 | 第16-18页 |
二、现代技术风险的内涵及影响 | 第18-21页 |
(一) 现代技术风险的界定 | 第18-19页 |
(二) 现代技术风险的表现 | 第19-20页 |
(三) 现代技术风险的影响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本章注释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现代技术风险产生的原因 | 第23-40页 |
一、技术自身主导的因素 | 第23-26页 |
(一) 技术自身局限性 | 第23-24页 |
(二) 技术遮蔽与技术黑箱 | 第24-25页 |
(三) 技术风险的再生逻辑 | 第25-26页 |
二、技术主体主导的因素 | 第26-32页 |
(一) 人的自身局限性 | 第27-28页 |
(二) 技术主体的认知错误 | 第28-29页 |
(三) 技术主体的危机与迷失 | 第29-32页 |
三、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因素 | 第32-38页 |
(一) 文化环境的误导 | 第32-34页 |
(二) 资本市场的诱导 | 第34-36页 |
(三) 制度的缺陷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页 |
本章注释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现代技术风险的规避 | 第40-52页 |
一、技术规避 | 第40-43页 |
(一) 技术自身规避 | 第40-41页 |
(二) 治理逻辑规避 | 第41-43页 |
二、技术主体规避 | 第43-46页 |
(一) 专家系统规避 | 第43-45页 |
(二) 公众规避 | 第45-46页 |
三、社会体系规避 | 第46-50页 |
(一) 市场调节 | 第46-48页 |
(二) 制度创新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页 |
本章注释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