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

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选题背景第13页
        (二)研究意义第13-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三)研究评述第17-19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22页
        (一)研究内容第19-20页
        (二)研究方法第20-22页
    四、创新与不足第22页
        (一)创新点第22页
        (二)不足之处第22页
    注释第22-25页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研究概述第25-34页
    一、相关概念第25-29页
        (一)互联网金融第25-26页
        (二)互联网金融理财第26-27页
        (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第27-29页
    二、理论基础第29-32页
        (一)长尾理论第29-30页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0-31页
        (三)显示性偏好理论第31页
        (四)平台经济理论第31-32页
    三、本章小结第32-33页
    注释第33-34页
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现状及风险分析第34-47页
    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现状第34-38页
        (一)收益率波动风险第34页
        (二)流动性风险第34-36页
            1.承兑风险第35页
            2.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经营风险第35-36页
        (三)政策制度风险第36页
            1.政策导向第36页
            2.不合规风险第36页
        (四)安全性风险第36-38页
            1.投资者信息安全第37页
            2.投资者支付安全第37页
            3.资金存储安全第37-38页
    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分析第38-45页
        (一)收益率波动风险来源第38-39页
            1.市场周期性波动第38页
            2.资金投放方向差异第38-39页
        (二)流动性风险来源第39-40页
            1.投资者挤兑第39-40页
            2.筹资方自身状况差异第40页
            3.理财平台专业性不足第40页
        (三)政策制度风险来源第40-43页
            1.政策新规内容限制第40-41页
            2.政策新规力度限制第41-42页
            3.政策新规时间滞后第42-43页
        (四)安全性风险来源第43-45页
            1.信息技术不完善第43页
            2.保密性不足第43-44页
            3.信用难保证第44-45页
    三、本章小结第45-46页
    注释第46-47页
第四章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收益率波动风险实证分析第47-58页
    一、收益率波动风险分析第47-52页
        (一)模型选择第47-48页
        (二)数据来源描述第48-49页
        (三)实证分析第49-52页
    二、流动性风险分析第52-53页
        (一)以PAYPAL为例分析投资者挤兑风险第53页
        (二)以联壁金融为例分析平台经营风险第53页
    三、政策制度风险分析第53-55页
        (一)以余额宝为例分析政策导向风险第53-54页
        (二)以E租宝为例分析不合规风险第54-55页
    四、安全性风险分析第55-56页
        (一)系统性风险第55页
        (二)非系统性风险第55页
        (三)支付安全风险第55-56页
    五、本章小结第56-57页
    注释第57-58页
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风险防范对策第58-69页
    一、静态角度第58-65页
        (一)提高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质量及服务第58-61页
            1.收益率风险防范第58-59页
            2.流动性风险防范第59页
            3.安全性风险防范第59-61页
        (二)政府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第61-63页
            1.收益率风险防范第61页
            2.流动性风险防范第61-62页
            3.安全性风险防范第62-63页
        (三)投资者提高辨别能力第63-65页
            1.收益率风险防范第63页
            2.流动性风险防范第63-64页
            3.安全性风险防范第64-65页
    二、动态角度第65-68页
        (一)严审资金需求信息第65页
            1.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审核信息第65页
            2.相关政府部门再监督第65页
        (二)加强平台个性化升级第65-66页
            1.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加大研发第65页
            2.政府部门“穿透监管”第65-66页
            3.投资者适当选择第66页
        (三)保证支付安全第66页
            1.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加强风险管控第66页
            2.相关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第66页
            3.投资者提高风险意识第66页
        (四)持续信息推介第66-68页
            1.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个性化推介第66-67页
            2.相关政府部门监管信息更新第67页
            3.投资者持续关注第67-68页
    三、本章小结第68页
    注释第68-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挝金融信息化对跨境货币结算业务的影响及建议
下一篇:现代技术风险的产生及其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