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课题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16-26页 |
一、合作学习及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的界定 | 第16-21页 |
(一)合作学习 | 第16-17页 |
(二)合作学习类型 | 第17-19页 |
(三)合作学习特征 | 第19-20页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 | 第20-21页 |
二、合作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应用的意义 | 第21-24页 |
(一)利于推进教师的自我教学成长 | 第22页 |
(二)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 第22-23页 |
(三)利于转变课堂的教学氛围 | 第23-24页 |
三、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一)社会互赖理论 | 第24页 |
(二)动机理论 | 第24-25页 |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应用研究现状 | 第26-38页 |
一、调查数据显示出的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现状 | 第26-32页 |
(一)针对学生合作学习运用的调查 | 第26-30页 |
(二)针对教师合作学习运用的调查 | 第30-32页 |
二、实证调查显示出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一)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课堂实效性不高 | 第32-33页 |
(二)合作学习的功利色彩浓厚,学生积极性不高 | 第33页 |
(三)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不恰当,教师缺乏正确引导 | 第33-34页 |
(四)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系统客观的评价 | 第34页 |
三、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38页 |
(一)教师方面 | 第34-36页 |
(二)学生方面 | 第36-38页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合作学习优化策略 | 第38-53页 |
一、准备阶段 | 第38-42页 |
(一)突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第38-39页 |
(二)调动教师教学中的主动性 | 第39-40页 |
(三)预设合作学习的细节 | 第40-42页 |
二、实施阶段 | 第42-49页 |
(一)训练学生合作技能 | 第42-45页 |
(二)整合教师教学方法 | 第45-46页 |
(三)创设师生互助关系 | 第46-47页 |
(四)组建校际合作、教师团队合作 | 第47-49页 |
三、评估反馈阶段 | 第49-53页 |
(一)全面评价合作成果,合作成果与过程并重 | 第49-50页 |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打造最佳教学效果 | 第50-51页 |
(三)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