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文文摘 | 第6-13页 |
绪论 | 第13-2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1.1 甘蔗的生物学特性 | 第13页 |
1.2 甘蔗叶片的结构特征 | 第13-14页 |
1.3 甘蔗主要品种之间的光合效率比较 | 第14-15页 |
1.4 甘蔗光合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2.C_4植物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2.1 C_4光合作用 | 第16页 |
2.2 C_4光合作用的生理生化机制 | 第16-18页 |
2.3 植物中C_4光合途径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2.3.1 CA | 第18-19页 |
2.3.2 PEPC | 第19页 |
2.3.3 PPCK | 第19页 |
2.3.4 NADP-MDH | 第19-20页 |
2.3.5 NADP-ME | 第20页 |
2.3.6 PPDK | 第20页 |
2.3.7 PPDK-RP | 第20-21页 |
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23页 |
第一章 甘蔗CA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演化分析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23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23-24页 |
2.1 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预测甘蔗CA基因家族 | 第23页 |
2.2 植物CA基因家族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 第23-24页 |
2.3 甘蔗CA基因家族的注释 | 第24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24-30页 |
3.1 植物CA基因家族系统分析 | 第24-27页 |
3.2 甘蔗CA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3.3 CA基因家族选择压力分析 | 第29-30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甘蔗PEPC和PPCK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演化分析 | 第33-45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33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33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33-43页 |
3.1 植物PEPC和PPCK基因家族系统分析 | 第33-37页 |
3.2 甘蔗PEPC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比较分析 | 第37-40页 |
3.3 甘蔗PPCK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比较分析 | 第40-42页 |
3.4 PEPC基因家族选择压力分析 | 第42-43页 |
3.5 PPCK基因家族选择压力分析 | 第43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甘蔗NADP-MDH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演化分析 | 第45-51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45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3.1 植物NADP-MDH基因家族系统分析 | 第45-47页 |
3.2 NADP-MDH家族基因的等位基因进化分析 | 第47-49页 |
3.3 NADP-MDH基因家族选择压力分析 | 第49-50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50-51页 |
第四章 甘蔗NADP-ME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演化分析 | 第51-59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51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51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51-58页 |
3.1 植物NADP-ME基因家族系统分析 | 第51-54页 |
3.2 NADP-ME家族基因的等位基因进化分析 | 第54-57页 |
3.3 NADP-ME基因家族选择压力分析 | 第57-58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甘蔗PPDK和PPDK-RP基因家族的鉴定及演化分析 | 第59-69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59页 |
第二节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3.1 植物PPDK和PPDK-RP基因家族系统分析 | 第59-61页 |
3.2 PPDK家族基因的等位基因进化分析 | 第61-63页 |
3.3 PPDK-RP家族基因的等位基因进化分析 | 第63-65页 |
3.4 PPDK基因家族选择压力分析 | 第65-66页 |
3.5 PPDK-RP基因家族选择压力分析 | 第66-67页 |
第四节 讨论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甘蔗C_4光合途径相关基因家族的表达量分析 | 第69-101页 |
第一节 前言 | 第69页 |
第二节 材料和试剂 | 第69-71页 |
2.1 植物材料 | 第69页 |
2.2 试剂和仪器 | 第69-71页 |
2.2.1 试剂 | 第70页 |
2.2.2 仪器 | 第70-71页 |
第三节 实验方法 | 第71-76页 |
3.1 甘蔗叶片解剖观察 | 第71-74页 |
3.1.1 石蜡切片 | 第71-73页 |
3.1.2 电镜切片 | 第73-74页 |
3.2 甘蔗叶片的RNA-seq | 第74-75页 |
3.2.1 甘蔗叶片RNA的提取 | 第74页 |
3.2.2 甘蔗叶片RNA样品检测 | 第74页 |
3.2.3 甘蔗RNA文库的构建 | 第74-75页 |
3.2.4 甘蔗RNA-seq定量分析 | 第75页 |
3.3 甘蔗C_4光合途径相关基因家族qRT-PCR分析 | 第75-76页 |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 第76-98页 |
4.1 甘蔗叶片解剖学观察 | 第76-78页 |
4.2 甘蔗总R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第78页 |
4.3 甘蔗光合代谢基因家族在甘蔗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的比较 | 第78-86页 |
4.3.1 CA基因在甘蔗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 | 第79-80页 |
4.3.2 PEPC基因在甘蔗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 | 第80-81页 |
4.3.3 PPCK基因在甘蔗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 | 第81-82页 |
4.3.4 NADP-MDH基因在甘蔗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 | 第82-83页 |
4.3.5 NADP-ME基因在甘蔗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 | 第83-84页 |
4.3.6 PPDK基因在甘蔗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 | 第84-85页 |
4.3.7 PPDK-RP基因在甘蔗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 | 第85-86页 |
4.4 光合代谢途径基因家族在甘蔗、玉米、水稻梯度发育叶片上的表达的比较 | 第86-87页 |
4.5 甘蔗光合代谢途径基因家族在苗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共表达分析 | 第87-97页 |
4.5.1 CA在甘蔗苗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共表达分析 | 第88-89页 |
4.5.2 PEPC在甘蔗苗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共表达分析 | 第89-91页 |
4.5.3 PPCK在甘蔗苗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共表达分析 | 第91-92页 |
4.5.4 NADP-MDH在甘蔗苗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共表达分析 | 第92-93页 |
4.5.5 NADP-ME在甘蔗苗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共表达分析 | 第93-95页 |
4.5.6 PPDK在甘蔗苗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共表达分析 | 第95-96页 |
4.5.7 PPDK-RP在甘蔗苗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共表达分析 | 第96-97页 |
4.6 qRT-PCR验证RNA-seq数据 | 第97-98页 |
第五节 讨论 | 第98-101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01-103页 |
附录1 名词缩写表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11-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个人简历 | 第115-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