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 | 第16-18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民办教育的分类管理 | 第18页 |
2.1.2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3 区级政府对非营利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机制的含义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及启示 | 第19-24页 |
2.2.1 行政监管理论 | 第19-21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1-22页 |
2.2.3 相关理论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机制建设的启示 | 第22-24页 |
第3章 上海市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发展的现状 | 第24-29页 |
3.1 上海市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 | 第24-25页 |
3.1.1 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的现状 | 第24页 |
3.1.2 市、区两级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成效 | 第24-25页 |
3.1.3 上海市对民办教育的监管成效 | 第25页 |
3.2 上海民办教育现阶段的特征、矛盾与共识 | 第25-26页 |
3.2.1 上海市民办教育现阶段的特征和主要矛盾 | 第25页 |
3.2.2 市、区两级政府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共识 | 第25-26页 |
3.3 上海各级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的措施 | 第26-27页 |
3.4 上海市区级政府对非营利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的成效 | 第27-29页 |
3.4.1 培育和促进了非营利民办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 | 第27-28页 |
3.4.2 促进了试点学校的健康、规范发展 | 第28-29页 |
第4章 浦东新区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9-33页 |
4.1 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的困境与瓶颈 | 第29-31页 |
4.1.1 民办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 第29-30页 |
4.1.2 资产权归属问题 | 第30页 |
4.1.3 合理回报如何实现问题 | 第30页 |
4.1.4 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问题 | 第30-31页 |
4.2 浦东新区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机制存有缺陷的原因 | 第31-33页 |
4.2.1 非营利性的学校内涵有待明确 | 第31页 |
4.2.2 法人性质等根本性的配套制度还有待突破 | 第31-32页 |
4.2.3 政府的扶持与监管与学校办学自主权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32-33页 |
第5章 完善上海市区级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33-49页 |
5.1 美国地方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机制建设的有益经验 | 第33-36页 |
5.1.1 美国的实践 | 第33-35页 |
5.1.2 美国地方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的经验借鉴 | 第35-36页 |
5.2 完善上海市区级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机制的措施 | 第36-49页 |
5.2.1 对完善非营利性学校扶持与监管的基本思考 | 第36-37页 |
5.2.2 尝试构建以“人—物—财”为核心的扶持体系 | 第37-42页 |
5.2.3 形成“全方位多主体”的监管格局 | 第42-46页 |
5.2.4 完善上海市区级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扶持与监管机制的对策建议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A 浦东新区非营利民办学校的试点探索——民办福山正达外国语小学 | 第52-56页 |
附录B 非营利试点学校的实践探索——民办建平远翔学校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