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11-18页 |
0.1 硒的概述 | 第11页 |
0.2 硒的生物医学作用 | 第11-12页 |
0.3 硒的摄入、吸收和排泄 | 第12-13页 |
0.4 我国的富硒资源 | 第13页 |
0.5 有机硒的主要存在形式 | 第13-15页 |
0.6 微量元素硒的有机化 | 第15-17页 |
0.7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一章 富硒燕麦的培养以及燕麦富硒特性 | 第18-25页 |
1.1 引言 | 第18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18-21页 |
1.2.1 实验设计 | 第18-19页 |
1.2.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第19页 |
1.2.3 生物指标测定 | 第19-21页 |
1.3 结果和分析 | 第21-24页 |
1.4 讨论 | 第24页 |
1.5 结论 | 第24-25页 |
第二章 燕麦中硒的测定 | 第25-32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2.1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2 实验试剂 | 第26页 |
2.2.3 供试样品的预处理 | 第26页 |
2.2.4 样品消化方法 | 第26页 |
2.2.5 样品测量方法 | 第26-27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27-31页 |
2.3.1 样品取样量 | 第27-28页 |
2.3.2 氧化剂的选择 | 第28页 |
2.3.3 微波消解 | 第28页 |
2.3.4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 第28-29页 |
2.3.5 石墨炉测燕麦中硒的方法精密度实验 | 第29页 |
2.3.6 石墨炉测燕麦中硒加标回收率 | 第29页 |
2.3.7 样品中硒含量的测定 | 第29-31页 |
2.4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富硒燕麦中不同形态硒的测定 | 第32-38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2页 |
3.2.2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3.2.3 燕麦中可溶态硒的浸提 | 第32-33页 |
3.2.4 提取温度和提取温度对富硒燕麦中可溶态硒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34-37页 |
3.3.1 提取时间对富硒燕麦中可溶态硒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2 提取温度对富硒燕麦中可溶态硒的影响 | 第35页 |
3.3.3 基施硒肥对燕麦中不同形态硒含量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 结论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富硒燕麦中硒蛋白的提取方法的研究 | 第38-47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4.2.1 实验仪器及其试剂 | 第38页 |
4.2.2 实验材料 | 第38页 |
4.2.3 燕麦样品等电点的测定 | 第38页 |
4.2.4 提取条件单因素实验 | 第38-39页 |
4.2.5 提取条件的响应面设计 | 第39页 |
4.2.6 蛋白中硒的测定 | 第39-40页 |
4.3 结果和讨论 | 第40-46页 |
4.3.1 蛋白质沉淀的最适PH | 第40页 |
4.3.2 NAOH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3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41页 |
4.3.4 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5 浸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6 响应面分析优化 | 第43-46页 |
4.4 结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HPLC-LC-MS测定富硒燕麦中的硒代蛋氨酸 | 第47-60页 |
5.1 引言 | 第47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5.2.1 实验仪器及其试剂 | 第47页 |
5.2.2 燕麦中硒代氨基酸的制备 | 第47-48页 |
5.2.3 SE-MET标液的配制 | 第48页 |
5.2.4 液相色谱流动相配比的选择 | 第48页 |
5.2.5 质谱测定SE-MET的最佳条件的选择 | 第48页 |
5.2.6 样品中SE-MET的测定 | 第48页 |
5.3 结果和讨论 | 第48-58页 |
5.3.1 HPLC-LC-MS联用技术的分析分离原理 | 第48-49页 |
5.3.2 流动相配比对分析信号的影响 | 第49-51页 |
5.3.3 硒代蛋氨酸的分子离子峰确定 | 第51-52页 |
5.3.4 雾化器压力 | 第52页 |
5.3.5 毛细管电压 | 第52-57页 |
5.3.6 硒代蛋氨酸的定量测定 | 第57-58页 |
5.4 结论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