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6页 |
引言 | 第17-1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30页 |
1.1 自我同情 | 第19-21页 |
1.1.1 自我同情的概念与成分 | 第19-20页 |
1.1.2 自我同情的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1.2 肥胖谈论 | 第21-23页 |
1.2.1 肥胖谈论的概念 | 第21-22页 |
1.2.2 肥胖谈论的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3 身体意象 | 第23-25页 |
1.3.1 身体意象的概念 | 第23-24页 |
1.3.2 身体意象的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4 自我同情对身体意象的影响 | 第25-26页 |
1.5 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的影响 | 第26-29页 |
1.6 自我同情、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二章 问题提出 | 第30-32页 |
2.1 问题提出 | 第30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30-31页 |
2.2.1 理论意义 | 第30-31页 |
2.2.2 现实意义 | 第31页 |
2.3 创新之处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日记法研究:自我同情、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的影响 | 第32-44页 |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2页 |
3.1.1 研究目的 | 第32页 |
3.1.2 研究假设 | 第3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2-33页 |
3.2.1 被试 | 第32页 |
3.2.2 研究工具 | 第32-33页 |
3.2.3 研究设计 | 第33页 |
3.2.4 研究程序 | 第33页 |
3.2.5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3.3 数据结果 | 第33-41页 |
3.3.1 大学生肥胖谈论的基本状况 | 第33页 |
3.3.2 身体意象的无条件均值模型 | 第33-34页 |
3.3.3 身体意象的无条件增长模型 | 第34-36页 |
3.3.4 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5 自我同情、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的影响 | 第38-41页 |
3.4 讨论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实验法研究:自我同情、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的影响 | 第44-51页 |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44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4.1.2 研究假设 | 第44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4-48页 |
4.2.1 被试 | 第44-45页 |
4.2.2 研究工具与材料 | 第45-46页 |
4.2.3 研究设计 | 第46页 |
4.2.4 研究程序 | 第46-47页 |
4.2.5 数据处理 | 第47-48页 |
4.3 数据结果 | 第48-49页 |
4.3.1 无关变量的控制 | 第48页 |
4.3.2 自我同情水平、肥胖谈论对身体意象影响的方差分析 | 第48页 |
4.3.3 不同实验条件下身体意象前后测差异检验 | 第48-49页 |
4.4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第51-53页 |
5.1 结论 | 第51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51页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 | 第61-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