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结构永磁电机的混合动力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混合动力车用复合结构电机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有刷式复合结构电机 | 第12-16页 |
1.2.2 无刷式复合结构电机 | 第16-18页 |
1.3 混合动力车能量管理策略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2 复合结构永磁电机内部磁场解耦研究 | 第22-32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复合结构永磁电机等效磁路分析 | 第22-25页 |
2.3 复合结构永磁电机耦合特性分析 | 第25-29页 |
2.3.1 磁化方向分析 | 第26页 |
2.3.2 磁轭厚度影响分析 | 第26页 |
2.3.3 磁场解耦方案制定 | 第26-29页 |
2.4 有限元分析验证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基于CSPM的混合动力车原理及整车建模 | 第32-46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基于CSPM的混合动力车运行原理 | 第32-33页 |
3.3 基于CSPM的混合动力车运行模式 | 第33-37页 |
3.4 基于CSPM的混合动力车整车建模 | 第37-44页 |
3.4.1 发动机仿真模型 | 第37-39页 |
3.4.2 CSPM仿真模型 | 第39-41页 |
3.4.3 电池仿真模型 | 第41-43页 |
3.4.4 整车前向-后向仿真模型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4 CSPM-HEV与普锐斯动力系统对比分析 | 第46-66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丰田普锐斯传动系统动力耦合分析 | 第46-51页 |
4.2.1 普锐斯动力总成系统 | 第46-47页 |
4.2.2 行星齿轮结构 | 第47-48页 |
4.2.3 ECVT与复合结构永磁电机对比分析 | 第48-50页 |
4.2.4 普锐斯主要工作模式 | 第50-51页 |
4.3 基于逻辑门限的CSPM-HEV控制策略 | 第51-54页 |
4.3.1 控制策略制定 | 第51-53页 |
4.3.2 仿真工况 | 第53-54页 |
4.4 仿真结果及与普锐斯对比分析 | 第54-60页 |
4.4.1 CSPM-HEV参数设定 | 第54页 |
4.4.2 各部件输出对比分析 | 第54-58页 |
4.4.3 燃油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58-60页 |
4.5 CSPM-HEV参数匹配优化设计 | 第60-64页 |
4.5.1 CSPM参数匹配优化设计 | 第60-61页 |
4.5.2 参数优化设计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能量管理策略 | 第66-82页 |
5.1 引言 | 第66页 |
5.2 模糊控制基本理论 | 第66-68页 |
5.2.1 模糊控制基础 | 第66-68页 |
5.2.2 模糊控制系统结构 | 第68页 |
5.3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设计 | 第68-74页 |
5.3.1 再生制动控制策略 | 第69-72页 |
5.3.2 发动机输出功率控制 | 第72-74页 |
5.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74-81页 |
5.4.1 再生制动结果分析 | 第74-75页 |
5.4.2 各部件工作特性分析 | 第75-79页 |
5.4.3 不同策略下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比较 | 第79-8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实时能量管理策略 | 第82-94页 |
6.1 引言 | 第82页 |
6.2 基于瞬时优化的能量管理策略 | 第82-86页 |
6.3 人工神经网络基础 | 第86-88页 |
6.3.1 人工神经网络特点 | 第86页 |
6.3.2 神经元的结构 | 第86-87页 |
6.3.3 神经网络的学习 | 第87-88页 |
6.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瞬时最优控制 | 第88-90页 |
6.4.1 BP神经网络简介 | 第88页 |
6.4.2 神经网络控制器结构 | 第88-89页 |
6.4.3 BP神经网络训练 | 第89-90页 |
6.5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第90-92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92-94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94-95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
附录 | 第104页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4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第104页 |
C.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