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麦积山石窟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引言第10-19页
    (一) 研究缘起第10-11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 研究目的第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 校本课程研究概况第12-13页
        2. 麦积山石窟文化与校本课程融合的研究概况第13-14页
    (四) 核心概念界定第14-17页
        1. 校本课程第14-15页
        2. 校本课程开发第15-16页
        3. 麦积山石窟文化第16-17页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 研究思路第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二、麦积山石窟文化特色及引入语文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第19-22页
    (一) 麦积山石窟文化的特色与价值第19-20页
        1. 开窟时间长,开凿规模庞大第19页
        2. 造像形式多样,泥塑闻名世界第19-20页
        3. 鲜明反应了各时期的审美风貌第20页
        4. 与秀美的自然风光相结合第20页
    (二) 麦积山石窟文化引入语文校本课程的可行性第20-22页
        1. 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第20页
        2. 学生的学习意愿第20-21页
        3. 教师的热情参与第21-22页
三、麦积山石窟文化内容课程化的实践探索第22-31页
    (一) 麦积山石窟文化的语文化特质第22-26页
        1. 历史沿革第22-23页
        2. 石窟文化第23页
        3. 佛教文化第23页
        4. 自然风光第23-24页
        5. 建筑资源第24页
        6. 文学资源第24-25页
        7. 名人轶事第25-26页
    (二) 麦积山石窟文化的课程化构想第26-31页
        1. 课程结构第26-27页
        2. 教材编写体例第27-31页
四、麦积山石窟文化校本课程构建第31-38页
    (一) 课程目标的设置第31-32页
    (二) 课程资源的选择第32-34页
    (三) 课程实施方案第34-36页
        1. 课程实施原则第34-35页
        2. 课程实施策略第35-36页
    (四) 课程评价体系第36-38页
        1. 对学生的评价第36-37页
        2. 对教师的评价第37页
        3. 对课程的评价第37-38页
五、《麦积山石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案例及效果分析第38-43页
    (一) 《历史深处的微笑》教学设计第38-39页
    (二) 《散花楼上的咏叹》教学设计第39-41页
    (三) 教学效果分析第41-43页
六、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附录第4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山西A发电集团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三相电压型PWM变换器的非线性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