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检察救济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引言第9-12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页
    1.2 选题意义第9页
    1.3 国内研究现状第9-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页
    1.5 论文结构安排第11-12页
第2章 我国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检察救济概述第12-21页
    2.1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概念与特征第12-13页
        2.1.1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概念第12页
        2.1.2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特征第12-13页
    2.2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种类及遭受阻碍的表现形式第13-16页
        2.2.1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种类第13-15页
        2.2.2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受阻的表现形式第15-16页
    2.3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救济第16-21页
        2.3.1 辩护律师诉讼权利救济的概念及具体方式第16-17页
        2.3.2 检察救济的合理性依据第17-21页
第3章 我国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检察救济之现状与问题第21-27页
    3.1 我国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检察救济之现状第21页
    3.2 我国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检察救济存在的问题第21-27页
        3.2.1 救济手段缺乏刚性第21-23页
        3.2.2 证明机制存在空缺第23-24页
        3.2.3 具体程序残缺不全第24-27页
第4章 我国辩护律师诉讼权利的检察救济之完善第27-33页
    4.1 救济手段的刚性补足第27-29页
        4.1.1 增设程序性制裁措施第27-28页
        4.1.2 增设违法者个人惩罚措施第28-29页
    4.2 证明机制的完善第29-30页
        4.2.1 明确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第29页
        4.2.2 明确证明标准第29-30页
    4.3 具体救济程序之完善第30-33页
        4.3.1 启动及受理程序之完善第30-31页
        4.3.2 审查和决定程序之完善第31页
        4.3.3 处理及执行程序之完善第31-32页
        4.3.4 反馈及复核程序之完善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3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重代表诉讼制度研究
下一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