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1.2.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 第9-11页 |
1.2.2 我国关于村镇银行研究 | 第11-12页 |
1.2.3 关系型贷款与其理论基础 | 第12-1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村镇银行与中小企业的概述 | 第16-31页 |
2.1 村镇银行概述 | 第16-18页 |
2.1.1 村镇银行的概念及设立 | 第16页 |
2.1.2 村镇银行的特点 | 第16-18页 |
2.2 中小企业概述 | 第18-31页 |
2.2.1 中小企业的作用 | 第18-21页 |
2.2.2 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 第21-26页 |
2.2.3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 | 第26-31页 |
第三章 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31-39页 |
3.1 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31-35页 |
3.1.1 设立数量 | 第31-32页 |
3.1.2 发起设立银行 | 第32-33页 |
3.1.3 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现状 | 第33-35页 |
3.2 村镇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定性分析 | 第35-39页 |
3.2.1 村镇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分析 | 第35-38页 |
3.2.2 村镇银行关系型贷款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村镇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定量分析 | 第39-49页 |
4.1 提出假设 | 第39-41页 |
4.1.1 业务合作关系与信贷可得性关系假设 | 第39-40页 |
4.1.2 人际交往关系与信贷可得性关系假设 | 第40-41页 |
4.2 变量的选取与定义 | 第41-43页 |
4.2.1 被解释变量 | 第41页 |
4.2.2 解释变量 | 第41-42页 |
4.2.3 控制变量 | 第42-43页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3-44页 |
4.3.1 抽样单位与抽样框 | 第43页 |
4.3.2 问卷设计、抽样方法与问卷回收状况 | 第43-44页 |
4.4 假设验证 | 第44-49页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4.4.2 相关性检验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 第45-46页 |
4.4.3 多元回归分析 | 第46-49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9-53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5.2.1 基于中小企业自身角度 | 第50-51页 |
5.2.2 基于村镇银行的角度 | 第51-52页 |
5.3 研究不足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