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特殊螺纹接头密封性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2 储气库管柱密封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储气库管柱密封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4-23页 |
2.1 储气库管柱的结构构成 | 第14-15页 |
2.2 储气库管柱特殊螺纹接头的结构分析 | 第15-17页 |
2.2.1 特殊螺纹接头的结构构成 | 第15-16页 |
2.2.2 密封结构的密封机理分析 | 第16-17页 |
2.3 储气库管柱工况调研 | 第17-18页 |
2.3.1 储气库管柱基本工况 | 第17页 |
2.3.2 注采过程中储气库管柱工况变化 | 第17-18页 |
2.4 储气库管柱密封性影响因素分析 | 第18-22页 |
2.4.1 密封结构设计加工因素的影响 | 第18-19页 |
2.4.2 施工因素的影响 | 第19-20页 |
2.4.3 储气库工况因素的影响 | 第20-2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注采过程对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性能影响研究 | 第23-57页 |
3.1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模型建立 | 第23-28页 |
3.1.1 模型简化与假设 | 第23页 |
3.1.2 管柱密封结构几何模型建立 | 第23-24页 |
3.1.3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4-27页 |
3.1.4 边界条件设置 | 第27-28页 |
3.2 交变载荷及内压作用下的密封结构性能分析 | 第28-40页 |
3.2.1 特殊螺纹接头应力分布 | 第29-30页 |
3.2.2 注气时密封面上接触压力分布及变化 | 第30-32页 |
3.2.3 采气时密封面上接触压力分布及变化 | 第32-34页 |
3.2.4 密封面上最大接触压力及有效密封长度变化 | 第34-40页 |
3.3 台肩有缺陷的密封结构性能分析 | 第40-52页 |
3.3.1 台肩有缺陷时特殊螺纹接头应力分布 | 第40-42页 |
3.3.2 注气时台肩有缺陷的密封面上接触压力分布及变化 | 第42-44页 |
3.3.3 采气时台肩有缺陷的密封面上接触压力分布及变化 | 第44-46页 |
3.3.4 台肩有缺陷时密封面上最大接触压力及有效密封长度变化 | 第46-52页 |
3.4 管柱密封结构性能对比分析 | 第52-56页 |
3.4.1 不同工况下管柱密封结构性能对比 | 第52-54页 |
3.4.2 台肩完好和有缺陷时管柱密封结构性能对比 | 第54-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优选及优化建议 | 第57-68页 |
4.1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优选 | 第57-66页 |
4.1.1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可靠性理论基础 | 第57-58页 |
4.1.2 基于有限元的概率设计技术 | 第58-60页 |
4.1.3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可靠性分析 | 第60-61页 |
4.1.4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随机变量敏感度分析 | 第61-65页 |
4.1.5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优选 | 第65-66页 |
4.2 储气库管柱密封结构优化建议 | 第66-67页 |
4.2.1 结构设计建议 | 第66页 |
4.2.2 加工制造建议 | 第66-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