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d小调弦乐四重奏》风格解读与人文诠释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第7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7-11页 |
(一)外文文献资料 | 第7-9页 |
(二)中文文献资料 | 第9-11页 |
三、舒伯特及其音乐创作 | 第11-15页 |
(一)舒伯特的艺术生涯 | 第11-12页 |
(二)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创作简介 | 第12-13页 |
(三)《d小调弦乐四重奏》创作概述 | 第13-15页 |
第一章 《d小调弦乐四重奏》音乐本体分析 | 第15-45页 |
一、情绪内涵的丰富对比 | 第15-22页 |
(一)多主题、动机的对比与发展 | 第15-19页 |
(二)力度的鲜明对比 | 第19-22页 |
二、多风格融合的音乐素材 | 第22-31页 |
(一)田园风格 | 第22-25页 |
(二)塔兰泰拉风格 | 第25-28页 |
(三)法国序曲风格 | 第28-31页 |
三、调性与和声的艺术特色 | 第31-45页 |
(一)同主音大小调交替 | 第31-39页 |
(二)远关系调性对置 | 第39-40页 |
(三)半音化和声倾向 | 第40-45页 |
第二章 《d小调弦乐四重奏》风格联系与音乐叙事 | 第45-75页 |
一、与同名歌曲在风格技法及戏剧性表达上的联系 | 第45-53页 |
(一)歌曲《死神与少女》中的戏剧性元素 | 第45-47页 |
(二)四重奏与同名歌曲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47-53页 |
二、对歌曲《魔王》的风格影射 | 第53-64页 |
(一)歌曲《魔王》中的戏剧性元素 | 第53-56页 |
(二)在主题、调性、节奏上的影射 | 第56-64页 |
三、音乐中对立形象的叙事表达 | 第64-75页 |
(一)掌控命运的“死神” | 第64-68页 |
(二)渴望求生的“少女”形象 | 第68-71页 |
(三)由“反抗”到“屈从” | 第71-75页 |
第三章 《d小调弦乐四重奏》人文寓意诠释 | 第75-83页 |
一、梅特涅统治时期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 第75-78页 |
(一)政治重压下的维也纳社会环境 | 第75-76页 |
(二)舒伯特在严酷现实下的人生境遇 | 第76-78页 |
二、作曲家的心理危机及双重性格的曲折、独特的体现 | 第78-83页 |
(一)事业的挫折与疾病的痛苦 | 第78-80页 |
(二)舒伯特个性的双重性 | 第80-83页 |
结语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