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4页 |
1.1.1 国内外风力发电发展状况 | 第9-11页 |
1.1.2 风力发电原理与主要种类风机结构 | 第11-13页 |
1.1.3 风力发电并网面对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1.2 风力发电低压穿越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要求 | 第14-15页 |
1.2.2 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措施 | 第15页 |
1.2.3 电压跌落发生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直驱风力发电机建模 | 第18-30页 |
2.1 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 第18页 |
2.2 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 | 第18-22页 |
2.2.1 风速模型 | 第18-19页 |
2.2.2 风力机模型 | 第19-21页 |
2.2.3 传动链模型 | 第21-22页 |
2.3 风力发电机组模型 | 第22-29页 |
2.3.1 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模型 | 第22-25页 |
2.3.2 PMSG机侧PWM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25-27页 |
2.3.3 PMSG网侧PWM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电压跌落发生器设计 | 第30-39页 |
3.1 电压跌落发生器结构 | 第30-31页 |
3.2 风力发电LVRT测试 | 第31-32页 |
3.3 VSG设计原理 | 第32-35页 |
3.3.1 VSG主要结构 | 第32-33页 |
3.3.2 VSG工作原理 | 第33-34页 |
3.3.3 VSG驱动与保护电路设计 | 第34页 |
3.3.4 上机位设计 | 第34-35页 |
3.4 主要器件选型 | 第35-36页 |
3.4.1 变压器选型 | 第35页 |
3.4.2 IGBT选型 | 第35-36页 |
3.5 实验与验证 | 第36-38页 |
3.6 结语 | 第38-39页 |
第四章 PMSG低压穿越机理分析与功率协调控制 | 第39-50页 |
4.1 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系统低压穿越机理分析 | 第39-42页 |
4.1.1 直流母线电压上升原因 | 第39-41页 |
4.1.2 不平衡能量计算 | 第41-42页 |
4.2 PMSG功率协调控制方案 | 第42-46页 |
4.2.1 风机转子变速储能变桨距角控制 | 第43-44页 |
4.2.2 机侧变流器控制 | 第44-45页 |
4.2.3 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45-46页 |
4.3 仿真结果 | 第46-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超级电容储能装置在风电低压穿越中的应用 | 第50-59页 |
5.1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风电系统结构与模型 | 第50-52页 |
5.1.1 超级电容模型 | 第50-51页 |
5.1.2 超级电容储能装置结构 | 第51-52页 |
5.2 SC-ESS参数设计 | 第52-53页 |
5.2.1 超级电容容量计算 | 第52-53页 |
5.2.2 超级电容参数设定 | 第53页 |
5.3 Crowbar电路设计与控制 | 第53-55页 |
5.3.1 Buck-Boost变换器控制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5.3.2 Crowbar电路的控制 | 第54-55页 |
5.4 仿真分析 | 第55-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结论 | 第59-6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