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武器工业论文--枪械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典型通用机枪发射响应特性及载用控制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9-15页
        1.2.1 身管武器发射响应特性的建模与仿真研究第9-12页
        1.2.2 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响应特性试验研究第12-13页
        1.2.3 车载枪架及发射控制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2 通用机枪枪口振动与射弹散布测试第17-35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通用机枪枪口振动与射弹散布测试方案第17-23页
        2.2.1 试验对象与目的第17页
        2.2.2 试验设备与方法第17-23页
    2.3 沙袋地面条件射击试验第23-29页
        2.3.1 试验现场情况第23-24页
        2.3.2 高速摄影拍摄参数调节第24-25页
        2.3.3 试验结果处理分析第25-29页
    2.4 土壤地面条件射击试验第29-34页
        2.4.1 试验现场情况第29-30页
        2.4.2 高速摄影拍摄参数调节第30-31页
        2.4.3 试验结果处理分析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第35-58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多刚体动力学模型第35-41页
        3.2.1 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动作流程分析第35-36页
        3.2.2 枪膛合力及导气室压力计算第36-39页
        3.2.3 通用机枪支撑系统力学模型第39-40页
        3.2.4 多刚体动力学Adams模型第40-41页
    3.3 部件有限元模型及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刚柔耦合模型第41-46页
        3.3.1 典型回转式闭锁机构有限元建模及动强度分析第41-43页
        3.3.2 枪管与枪架部件的模态分析第43-45页
        3.3.3 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虚拟样机技术理论基础第45页
        3.3.4 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第45-46页
    3.4 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动态响应特性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46-51页
        3.4.1 沙袋地面条件模型验证第46-48页
        3.4.2 土壤地面条件模型验证第48-51页
    3.5 基于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射弹散布计算第51-55页
        3.5.1 武器系统外弹道计算模型第51-52页
        3.5.2 弹丸落点及射弹散布计算第52-55页
    3.6 参数对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响应特性的影响第55-57页
        3.6.1 导气室位置对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响应特性的影响第55页
        3.6.2 机框后座到位作用点对通用机枪连发射击响应特性的影响第55-56页
        3.6.3 枪管壁厚对通用机枪连发响应特性的影响第56-57页
    3.7 本章小结第57-58页
4 有控枪架方案研究第58-69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有控枪架总体设计思想第58-59页
        4.2.1 有控枪架指标给定第58页
        4.2.2 有控枪架功能划分第58-59页
    4.3 有控枪架方案设计第59-68页
        4.3.1 武器子系统电击发方案设计第59页
        4.3.2 控枪子系统方案设计第59-64页
        4.3.3 有控枪架受力分析第64-66页
        4.3.4 电机选型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5 有控枪架位置控制建模与仿真分析第69-80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永磁同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第69-73页
        5.2.1 永磁同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69-70页
        5.2.2 Clark变换矩阵第70-71页
        5.2.3 Park变换矩阵第71-72页
        5.2.4 永磁同步电机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72-73页
    5.3 驱动器模型第73-75页
        5.3.1 电流环参数设计第73-74页
        5.3.2 速度环参数设计第74-75页
    5.4 位置伺服系统的建立第75页
    5.5 有控枪架机械与控制联合仿真分析第75-79页
    5.6 本章小结第79-80页
6 工作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6.1 总结第80-81页
    6.2 展望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惯性器件的某机械运动测量装置研究
下一篇:基于指纹识别的智能枪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