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表面荷电性及其经皮渗透性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2页
    1.1 人体皮肤结构第14-15页
    1.2 角质层渗透第15-16页
    1.3 欧前胡素的应用前景第16-18页
    1.4 纳米载体系统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第18-19页
    1.5 柔性脂质体第19-21页
    1.6 柔性脂质体表面荷电性第21页
    1.7 课题研究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欧前胡素脂质体处方前研究第22-30页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22页
        2.1.1 仪器第22页
        2.1.2 材料第22页
    2.2 欧前胡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第22-27页
        2.2.1 色谱条件第23页
        2.2.2 对照品溶液配制第23页
        2.2.3 专属性考察第23页
        2.2.4 标准曲线的考察第23-24页
        2.2.5 重复性第24-25页
        2.2.6 加样回收率试验第25-26页
        2.2.7 稳定性试验第26页
        2.2.8 含量测定试验第26-27页
    2.3 欧前胡素的理化性质第27页
    2.4 欧前胡素在不同溶解介质中的溶解度第27-29页
        2.4.1 溶解度测定方法第27-28页
        2.4.2 溶解度测定结果第28-29页
    2.5 欧前胡素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第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电荷修饰研究第30-42页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30-31页
        3.1.1 仪器第30页
        3.1.2 材料第30-31页
    3.2 欧前胡素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第31-32页
        3.2.1 脂质体制备处方第31-32页
        3.2.2 脂质体制备工艺第32页
    3.3 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第32-34页
        3.3.1 透析袋的前处理第32-33页
        3.3.2 透析平衡时间及包封率测定第33-34页
    3.4 脂质体粒径及ζ电位测定第34页
    3.5 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的制备及工艺优化第34-39页
        3.5.1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第34-36页
        3.5.2 吐温-20的用量第36-37页
        3.5.3 卵磷脂与胆固醇比例第37页
        3.5.4 药物含量比例第37-38页
        3.5.5 柔性脂质体均粒工艺第38-39页
    3.6 欧前胡素柔性脂质体的电荷修饰第39-41页
    3.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四章 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的理化特性评价第42-56页
    4.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42-43页
        4.1.1 仪器第42页
        4.1.2 材料第42-43页
    4.2 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的性状第43页
    4.3 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的含量分析第43-48页
        4.3.1 色谱条件第43页
        4.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43-44页
        4.3.3 柔性脂质体供试品的配制第44页
        4.3.4 专属性试验第44-45页
        4.3.5 线性范围的考察第45页
        4.3.6 精密度的考察第45-46页
        4.3.7 回收率的考察第46-47页
        4.3.8 稳定性考察第47页
        4.3.9 药物含量的测定第47-48页
    4.4 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的表征第48-55页
        4.4.1 形貌表征第48-49页
        4.4.2 粒径、多分散系数及ζ电位测定第49-52页
        4.4.3 包封率的测定第52-53页
        4.4.4 变形性的测定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的体外透皮扩散评价第56-71页
    5.1 实验仪器与材料第56-57页
        5.1.1 仪器第56页
        5.1.2 材料第56-57页
        5.1.3 实验动物第57页
    5.2 大鼠皮肤的处理第57页
    5.3 扩散装置及接收液第57-58页
    5.4 体外透皮接收液含量分析第58-60页
        5.4.1 色谱条件第58页
        5.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第58页
        5.4.3 专属性第58-59页
        5.4.4 标准曲线第59-60页
        5.4.5 精密度考察第60页
        5.4.6 回收率考察第60页
    5.5 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的体外透皮评价第60-64页
        5.5.1 体外透皮试验第60页
        5.5.2 单位累积透过量第60-61页
        5.5.3 稳态流量、表观渗透系数及滞后时间第61-63页
        5.5.4 透皮释放模型第63-64页
    5.6 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的皮肤内渗透性第64-67页
        5.6.1 荧光标记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第64页
        5.6.2 离体皮肤的冷冻切片制备第64页
        5.6.3 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分布第64-67页
    5.7 欧前胡素脂质体载体对皮肤结构的影响第67-70页
        5.7.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第67-68页
        5.7.2 差示扫描热分析方法(DSC)第68-70页
    5.8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iR-200a、miR-877逆转MCF-7/ADR细胞耐药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新型化合物W1的抗血小板作用及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