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

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导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3 简要评述第15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5-16页
        1.3.1 研究目标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9-29页
    2.1 概念界定第19-21页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第19-20页
        2.1.2 财政金融服务第20-21页
    2.2 理论基础第21-29页
        2.2.1 绩效评价理论第21-23页
        2.2.2 公共财政理论第23-25页
        2.2.3 农村金融理论第25-29页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财政金融服务现状分析第29-43页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第29-35页
        3.1.1 主要构成第29-30页
        3.1.2 基本特征第30-32页
        3.1.3 发展现状第32-35页
    3.2 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第35-43页
        3.2.1 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概况第35-39页
        3.2.2 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概况第39-43页
第4章 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第43-51页
    4.1 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存在的问题第43-47页
        4.1.1 农业财政有效投入不足第43-45页
        4.1.2 财政支持新型农经营主体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第45-46页
        4.1.3 财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实际问题不符第46-47页
    4.2 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题第47-51页
        4.2.1 金融涉农贷款规模小第47-48页
        4.2.2 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繁琐及门槛高第48-49页
        4.2.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成本高第49-51页
第5章 财政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绩效分析第51-65页
    5.1 研究方法与模型理论第51-53页
    5.2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说明第53-56页
        5.2.1 指标选取第54-55页
        5.2.2 数据来源及相关说明第55-56页
    5.3 绩效实证分析第56-65页
        5.3.1 模型测算与调整前后效率比较分析第56-61页
        5.3.2 财政金融服务效率的区域差异分析第61-63页
        5.3.3 我国各省市财政金融服务效率类型分析第63-65页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5-69页
    6.1 研究结论第65-66页
    6.2 政策建议第66-67页
    6.3 研究展望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致谢第77-79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营改增”对Y速运企业的税收影响研究
下一篇:H省2016年教育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