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蛋白质(朊)化学加工工业论文--化学加工过程论文

天然丝素蛋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25页
    1.1 蚕丝的分类第9页
        1.1.1 家蚕丝第9页
        1.1.2 野蚕丝第9页
    1.2 组成蚕丝的氨基酸及其蛋白质结构第9-13页
        1.2.1 丝素蛋白第10-13页
        1.2.2 丝胶蛋白第13页
    1.3 丝素溶解方法的研究进展第13-15页
        1.3.1 无机盐体系溶解丝素蛋白第13-14页
        1.3.2 有机溶剂体系溶解丝素蛋白第14页
        1.3.3 有机盐体系溶解丝素蛋白第14-15页
    1.4 丝素蛋白膜的研究进展第15-23页
        1.4.1 丝素蛋白膜的基本性能第15-18页
        1.4.2 丝素蛋白膜的改性第18-20页
        1.4.3 丝素蛋白膜的应用第20-23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3-25页
        1.5.1 研究目的第23页
        1.5.2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2章 桑蚕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表征第25-46页
    2.1 引言第25页
    2.2 实验部分第25-26页
        2.2.1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5-26页
        2.2.2 实验所用材料与试剂第26页
    2.3 桑蚕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性能测定方法第26-28页
        2.3.1 桑蚕丝素蛋白膜的制备第26-27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第27页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第27页
        2.3.4 X射线衍射仪(XRD)第27-28页
        2.3.5 紫外分光光度计(UV)第28页
        2.3.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第28页
        2.3.7 热重分析(TGA)第28页
        2.3.8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第28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8-46页
        2.4.1 桑蚕丝素蛋白膜的形貌分析第28-29页
        2.4.2 桑蚕丝素蛋白膜的结构分析第29-34页
        2.4.3 桑蚕丝素蛋白膜的热稳定分析第34-44页
        2.4.4 桑蚕丝素蛋白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第44-45页
        2.4.5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3章 泰蚕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表征第46-68页
    3.1 引言第46页
    3.2 实验部分第46-47页
        3.2.1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46页
        3.2.2 实验所用材料与试剂第46-47页
    3.3 泰蚕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性能测定方法第47-48页
        3.3.1 泰蚕丝素蛋白膜的制备第47页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47页
        3.3.3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第47页
        3.3.4 X射线衍射仪(XRD)第47-48页
        3.3.5 紫外分光光度计(UV)第48页
        3.3.6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第48页
        3.3.7 热重分析(TGA)第48页
        3.3.8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第48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8-67页
        3.4.1 泰蚕丝素蛋白膜的形貌分析第48-49页
        3.4.2 泰蚕丝素蛋白膜的结构分析第49-54页
        3.4.3 泰蚕丝素蛋白膜的热稳定分析第54-66页
        3.4.4 泰蚕丝素蛋白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第66-67页
    3.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共混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表征第68-81页
    4.1 引言第68页
    4.2 实验部分第68-69页
        4.2.1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68-69页
        4.2.2 实验所用材料与试剂第69页
    4.3 共混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性能测定方法第69-71页
        4.3.1 共混丝素蛋白膜的制备第69-70页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70页
        4.3.3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第70页
        4.3.4 X射线衍射仪(XRD)第70页
        4.3.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第70页
        4.3.6 热重分析(TGA)第70页
        4.3.7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第70-71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1-80页
        4.4.1 共混丝素蛋白膜的形貌分析第71-72页
        4.4.2 共混丝素蛋白膜的结构分析第72-73页
        4.4.3 共混丝素蛋白膜的热稳定分析第73-79页
        4.4.4 共混丝素蛋白膜的力学性能分析第79-80页
    4.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3页
    5.1 结论第81-82页
    5.2 展望第82-83页
附录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5页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X公司罗布麻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川东地区茅口组眼球状石灰岩成因机制及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