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理论借鉴 | 第18-21页 |
1.3.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19页 |
1.3.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9页 |
1.3.3 企业产权理论 | 第19-20页 |
1.3.4 薪酬激励理论 | 第20-21页 |
1.4 研究重点 | 第21页 |
1.5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21-24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1-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薪酬体系现状 | 第24-33页 |
2.1 高管薪酬体系现状 | 第24-27页 |
2.1.1 高管薪酬水平 | 第24-25页 |
2.1.2 高管薪酬结构 | 第25-26页 |
2.1.3 高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26-27页 |
2.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2.2.1 显性薪酬激励缺少外部竞争性,隐形薪酬激励没有制度化 | 第27-28页 |
2.2.2 薪酬结构失衡 | 第28页 |
2.2.3 绩效考核指标不完善 | 第28-29页 |
2.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薪酬体系问题成因分析 | 第29-31页 |
2.3.1 企业治理机制不完善 | 第29-30页 |
2.3.2 产权制度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 | 第30-31页 |
2.4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特殊性和高管薪酬激励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2.4.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特殊性 | 第31页 |
2.4.2 高管薪酬激励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薪酬结构体系重构 | 第33-42页 |
3.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薪酬结构体系重构的原则 | 第33-34页 |
3.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的主体与客体 | 第34页 |
3.2.1 薪酬激励主体 | 第34页 |
3.2.2 薪酬激励客体 | 第34页 |
3.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薪酬结构体系重构思路 | 第34-35页 |
3.4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年薪制设计 | 第35-39页 |
3.4.1 年薪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3.4.2 年薪制激励模型 | 第36-39页 |
3.5 基本福利与在职消费 | 第39-4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绩效考核体系重构 | 第42-61页 |
4.1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绩效考核指标选取原则 | 第42-43页 |
4.2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绩效考核内容分析 | 第43-44页 |
4.3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 第44-46页 |
4.3.1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第44-45页 |
4.3.2 评价指标的说明 | 第45-46页 |
4.4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绩效指标权重综合评价模型 | 第46-50页 |
4.4.1 指标权重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6-47页 |
4.4.2 层次分析法(AHP)指标权重评价模型 | 第47-49页 |
4.4.3 熵权法指标权重评价模型 | 第49-50页 |
4.4.4 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综合指标权重模型 | 第50页 |
4.5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绩效考核实证分析 | 第50-57页 |
4.5.1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 | 第50-53页 |
4.5.2 熵权法权重计算 | 第53-56页 |
4.5.3 综合权重计算 | 第56-57页 |
4.6 高速公路运营企业高管薪酬激励体系优化建议 | 第57-59页 |
4.6.1 薪酬体系建设层面建议 | 第57-58页 |
4.6.2 企业治理机制层面建议 | 第58-59页 |
4.6.3 政企关系改革层面建议 | 第5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创新点 | 第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