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研究背景第10页
        2、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2、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5-16页
        1、研究思路第15-16页
        2、研究方法第16页
    (四)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一、精准扶贫与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相关理论第17-26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7-20页
        1、精准扶贫第17-18页
        2、资助第18页
        3、育人第18页
        4、资助育人第18-19页
        5、精准资助育人第19-20页
    (二)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的理论基础第20-24页
        1、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第20-21页
        2、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原则第21-23页
        3、教育公平理论第23-24页
    (三)精准扶贫与高校资助育人的关系第24-26页
        1、精准扶贫赋予资助育人新维度第24-25页
        2、资助育人拓展精准扶贫新领域第25-26页
二、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第26-38页
    (一)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调查问卷设计第26-28页
        1、问卷调查设计思路第26页
        2、调查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3、调查对象的选择第27-28页
    (二)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存在的问题第28-38页
        1、认定识别不够精准第29-31页
        2、帮扶措施尚需完善第31-33页
        3、管理制度有待提升第33-35页
        4、资育内容层次不清第35-36页
        5、精神资助亟待增强第36-38页
三、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8-42页
    (一)学校关注度不高第38-39页
    (二)资助工作者责任感不强第39-40页
    (三)家庭教育功能缺失第40页
    (四)民族学生自身特殊性第40-42页
四、依托精准扶贫优化高校民族学生资助育人路径第42-56页
    (一)健全民族学生资助育人机制第42-44页
        1、精准民族学生困难认定方法第42-43页
        2、完善资助育人管理机制第43-44页
        3、加强资助育人工作监察第44页
    (二)拓宽精准帮扶育人渠道第44-47页
        1、增设勤工助学岗位第45页
        2、加大社会资助参与力度第45-46页
        3、形成学校、家庭、学生教育合力第46-47页
    (三)丰富民族学生资助育人内容第47-49页
        1、搭建学业支持平台第47-48页
        2、构建职业能力体系第48页
        3、建立慈善育人基地第48-49页
    (四)加强民族学生人文关怀第49-52页
        1、显性资助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第50页
        2、精神资助与物质资助双管齐下第50-51页
        3、心理咨询与思想疏导相配合第51-52页
    (五)锤炼精干化资助育人干部队伍第52-56页
        1、培育素质优良育人队伍第52-53页
        2、建设高校专业化资助机构第53-54页
        3、打造资助育人高平台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附录第61-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大学生礼仪践行现状及其培育对策
下一篇: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