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礼仪践行现状及其培育对策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5页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和意义 | 第7-8页 |
一、选题理由 | 第7-8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第13-14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礼仪概述 | 第15-25页 |
第一节 礼仪 | 第15-17页 |
一、礼、礼仪及其内涵 | 第15-16页 |
二、礼仪的道德价值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大学生礼仪及其特性 | 第17-20页 |
一、大学生的界定 | 第17-18页 |
二、大学生礼仪的界定 | 第18页 |
三、大学生礼仪的特性 | 第18-20页 |
第三节 大学生礼仪培育 | 第20-25页 |
一、大学生礼仪培育的含义与内容 | 第20-21页 |
二、大学生礼仪培育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三、大学生礼仪培育的原则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礼仪践行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第25-38页 |
第一节 大学生礼仪践行现状 | 第25-31页 |
一、大学生礼仪践行调查呈现的积极部分 | 第25-28页 |
二、大学生礼仪践行调查呈现的消极部分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大学生礼仪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1-38页 |
一、自身层面 | 第32-33页 |
二、家庭层面 | 第33-34页 |
三、学校层面 | 第34-36页 |
四、社会层面 | 第36-38页 |
第三章 加强大学生礼仪培育的对策思考 | 第38-48页 |
第一节 强化主体能动性 | 第38-41页 |
一、明确礼仪价值 | 第38-39页 |
二、增进礼仪情感 | 第39页 |
三、汲取礼仪知识 | 第39-40页 |
四、增强自律意识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重视家庭基础性 | 第41-43页 |
一、转变家庭的礼仪培育观念 | 第41-42页 |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礼仪氛围 | 第42页 |
三、发挥家长的礼仪示范作用 | 第42-43页 |
第三节 优化高校主导性 | 第43-45页 |
一、构建完善的校园礼仪制度 | 第43页 |
二、培育特色的校园礼仪文化 | 第43-44页 |
三、提升专业的教师礼仪素养 | 第44-45页 |
四、设置合理的高校礼仪课程 | 第45页 |
第四节 依托社会渗透性 | 第45-48页 |
一、调动隐性的社会支持力量 | 第46页 |
二、形成积极的社会礼仪价值观 | 第46-47页 |
三、开展多样的社会礼仪实践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附录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