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卫星通信和宇宙通信论文

基于IP的卫星网络安全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8-15页
    1.1 课题背景第8页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3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现状第9-14页
        1.3.1 安全协议的发展综述第9-11页
        1.3.2 一体化网络安全模型研究现状第11-14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IP安全基本理论第15-35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网络安全的基本目标第15页
    2.3 安全威胁来源及攻击类型第15-17页
        2.3.1 安全威胁来源第15-16页
        2.3.2 安全攻击分类第16-17页
    2.4 Internet网络层安全性分析第17-21页
        2.4.1 TCP/IP协议体系中IP层的安全缺陷第18-19页
        2.4.2 IP层存在的主要攻击第19-21页
    2.5 安全协议简述第21-25页
        2.5.1 基本理论第21页
        2.5.2 安全协议的安全性第21-22页
        2.5.3 密码算法及安全性第22-24页
        2.5.4 安全协议的分析方法第24-25页
    2.6 IPSec协议集概述第25-33页
        2.6.1 IPSec安全特性第26页
        2.6.2 IPSec工作原理第26-27页
        2.6.3 IPSec协议结构第27-33页
    2.7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基于IP的卫星网络安全性研究第35-50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一般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分析第35-39页
        3.2.1 无线网络在安全方面的特殊性第36-37页
        3.2.2 无线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第37-38页
        3.2.3 针对安全威胁的解决方案第38-39页
    3.3 卫星网络安全性分析第39-40页
    3.4 SCPS-SP协议族分析第40-47页
        3.4.1 SCPS-SP安全服务第42页
        3.4.2 SCPS-SP结构第42-44页
        3.4.3 完整服务处理第44-45页
        3.4.4 认证服务处理第45-46页
        3.4.5 机密服务处理第46-47页
    3.5 Internet密钥交换协议分析第47-48页
    3.6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4章 安全转换网关模型研究第50-64页
    4.1 引言第50页
    4.2“信任”网关模型研究第50-52页
    4.3 网关模型改进方案第52-56页
        4.3.1 IPSec协议改进第52-55页
        4.3.2 网关节点“可信任”性改进第55-56页
    4.4 网关设计流程第56-59页
        4.4.1 FreeBSD网关设计第56-57页
        4.4.2 基于Linux2.4 内核的设计第57-59页
        4.4.3 Linux 2.4 内核编辑第59页
    4.5 安全网关仿真开发平台第59-63页
        4.5.1 Logica开发平台第59-61页
        4.5.2 Spanner仿真空间网络环境第61页
        4.5.3 仿真结果分析第61-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结论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子政务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构建与应用
下一篇:大豆胞囊线虫病候选抗性基因Rhg4和GmHs1pro-1SNP标记的开发应用及抗性新基因的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