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路基论文

受自然沉积环境影响的地基土压缩行为本质和附加属性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35页
    1.1 研究意义及问题提出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32页
        1.2.1 土体的屈服压力第15-24页
        1.2.2 土体本质压缩属性的影响因素第24-28页
        1.2.3 土体附加压缩属性的影响因素第28-3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32-35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32-33页
        1.3.2 技术路线第33-35页
第2章 细粒土本质压缩属性初步探究第35-52页
    2.1 细粒土本质压缩属性试验方法和结果第35-39页
        2.1.1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35-38页
        2.1.2 细粒土本质压缩曲线第38-39页
    2.2 细粒土本质压缩性的影响因素探讨第39-41页
        2.2.1 矿物成分的影响第39页
        2.2.2 初始含水率的影响第39-41页
    2.3 土体重塑屈服压力分析第41-48页
        2.3.1 重塑屈服压力的合理确定方法第41-45页
        2.3.2 重塑屈服压力影响因素分析第45-47页
        2.3.3 重塑屈服孔隙比影响因素分析第47-48页
    2.4 土体本质压缩属性的预测第48-50页
        2.4.1 本质压缩属性的预测方法第48-49页
        2.4.2 本质压缩属性预测方法的验证第49-50页
    2.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细粒土本质压缩属性影响因素分析第52-75页
    3.1 重塑土本质压缩理论框架第52-55页
        3.1.1 本质压缩理论的提出第52-54页
        3.1.2 本质压缩理论的深化第54-55页
    3.2 土体矿物成分的影响第55-60页
        3.2.1 表征矿物成分的物理指标第55-56页
        3.2.2 液限的影响机理第56-60页
    3.3 土体含水率的影响机理第60-64页
    3.4 土体塑性指数的影响机理和压缩常量平面的建立第64-69页
        3.4.1 塑性指数的影响机理第64-68页
        3.4.2 压缩常量平面的建立第68-69页
    3.5 压缩常量平面的合理性验证第69-73页
    3.6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4章 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沉积年代和环境第75-96页
    4.1 古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历史演变第76-78页
    4.2 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碳-14同位素测年第78-87页
        4.2.1 碳-14同位素测年技术概述第79-82页
        4.2.2 考虑同位素分馏效应的测年数据修正第82-84页
        4.2.3 基于树木年轮的测年数据最终修正第84-87页
    4.3 不同埋深地层沉积环境判别第87-94页
        4.3.1 地层沉积环境的判别和沉积系统的划分第87-92页
        4.3.2 地层沉积环境的分析第92-94页
    4.4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地基土附加压缩特性第96-115页
    5.1 地基土的压缩曲线第96-100页
        5.1.1 试验和数据处理方法第96-97页
        5.1.2 试验和数据处理结果第97-100页
    5.2 沉积环境和年代对附加压缩属性影响机理第100-106页
        5.2.1 沉积环境对最大附加孔隙指数影响机理第100-104页
        5.2.2 沉积年代对屈服压力影响机理第104-106页
    5.3 地基土附加压缩属性的评估第106-108页
        5.3.1 屈服点位置和屈服前附加压缩性第106页
        5.3.2 屈服后附加压缩性第106-108页
    5.4 地基土压缩性估算方法及验证第108-113页
    5.5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6章 自然沉积土整体压缩性的简易评估方法第115-127页
    6.1 自然沉积土logve?σ′_v曲线特征分析及函数表达第115-118页
        6.1.1 自然沉积土logve?σ′_v曲线特征分析第115-116页
        6.1.2 自然沉积土logve?σ′_v曲线函数表达第116-117页
        6.1.3 Harris函数描述压缩曲线的吻合性验证第117-118页
    6.2 自然沉积土物理指标与压缩参数的关联性第118-120页
        6.2.1 估算压缩指数的经验公式第118-119页
        6.2.2 液限与压缩指数关联性验证第119-120页
    6.3 压缩属性评估方法的建立第120-125页
        6.3.1 曲线待定参数与E1-2、w_L和e_0关系分析第120-121页
        6.3.2 计算结果的验证第121-124页
        6.3.3 预测方法的适用性检验第124-125页
    6.4 误差因素讨论第125-126页
    6.5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结论第127-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第144-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列车车体固有频率分析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下一篇:地震灾害下大跨度斜拉桥全寿命系统可靠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