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1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4-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1.2.1 梁模型在车体振动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 第19-20页 |
1.2.2 刚柔耦合方法在车体振动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 第20-21页 |
1.2.3 基于有限元的车体振动特性分析现状 | 第21-22页 |
1.2.4 基于安全性的结构振动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2.5 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4-29页 |
1.3.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24-25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5-29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思路 | 第29-30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2章 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特点及固有振动特性 | 第31-49页 |
2.1 高速列车车体结构特点 | 第31-35页 |
2.1.1 车体轻量化发展 | 第31-32页 |
2.1.2 铝合金车体 | 第32-35页 |
2.2 高速列车车体固有振动特性 | 第35-37页 |
2.3 高速车体模型及其模态分析 | 第37-45页 |
2.3.1 车体模型 | 第37-42页 |
2.3.2 车体模态分析 | 第42-45页 |
2.4 车体固有振动特性分类 | 第45-48页 |
2.4.1 分类背景 | 第45-47页 |
2.4.2 梁式振动 | 第47页 |
2.4.3 筒式振动 | 第47-4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车体梁式振动固有频率分析方法 | 第49-68页 |
3.1 模型简化 | 第49-53页 |
3.1.1 车体结构简化 | 第49-50页 |
3.1.2 变截面梁模型等效 | 第50-52页 |
3.1.3 截面物理参数计算方法 | 第52-53页 |
3.2 计算模型 | 第53-55页 |
3.2.1 弯曲振动方程 | 第53页 |
3.2.2 扭转振动方程 | 第53-54页 |
3.2.3 变截面梁模型建立 | 第54-55页 |
3.3 求解方法 | 第55-60页 |
3.3.1 变截面梁弯曲振动频率求解方法 | 第55-57页 |
3.3.2 变截面梁扭转振动频率求解方法 | 第57-59页 |
3.3.3 车体梁式振动频率程序开发 | 第59-60页 |
3.4 算例分析及讨论 | 第60-67页 |
3.4.1 计算步骤 | 第60页 |
3.4.2 一般简化车体 | 第60-62页 |
3.4.3 实车车体 | 第62-63页 |
3.4.4 设计参数变化对车体固有频率的影响 | 第63-6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车体筒式振动固有频率分析方法 | 第68-95页 |
4.1 车体等效基本原理 | 第68-71页 |
4.1.1 车体等效基本思想 | 第68-69页 |
4.1.2 车体等效理论 | 第69-71页 |
4.2 车体简化等效模型 | 第71-73页 |
4.3 车体部件的板元振动方程 | 第73-82页 |
4.3.1 无开口均质板元振动方程 | 第73-78页 |
4.3.2 车体侧墙、车顶、端墙的板元振动方程 | 第78-80页 |
4.3.3 车体底架板元振动方程 | 第80-82页 |
4.4 车体筒式振动板元方程组装 | 第82-86页 |
4.5 算例 | 第86-94页 |
4.5.1 波纹板结构固有频率等效分析 | 第86-88页 |
4.5.2 部件的板元 | 第88-93页 |
4.5.3 板元封装成车体 | 第93-94页 |
4.5.4 结果讨论 | 第9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车体固有频率优化设计方法 | 第95-108页 |
5.1 .优化理论简述 | 第95-96页 |
5.2 优化设计流程 | 第96-97页 |
5.3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车体固有频率优化算法 | 第97-101页 |
5.3.1 设计参数对车体振动特性的影响 | 第97-98页 |
5.3.2 响应面模型构造 | 第98页 |
5.3.3 参数优化 | 第98-99页 |
5.3.4 车体固有频率优化 | 第99-101页 |
5.4 算例 | 第101-107页 |
5.4.1 计算步骤 | 第101页 |
5.4.2 车体固有频率优化目标 | 第101-102页 |
5.4.3 优化设计参数选择 | 第102-103页 |
5.4.4 响应面模型 | 第103-104页 |
5.4.5 车体结构设计参数优选 | 第104-10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8页 |
论文总结 | 第108-110页 |
工作展望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其成果情况 | 第122-12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2-124页 |
参编的专著 | 第124页 |
申请的专利 | 第124-125页 |
从事的科研工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