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1 问题的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 | 第11-13页 |
2.1 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 | 第11页 |
2.2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 | 第11-13页 |
第三章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界定和原则 | 第13-17页 |
3.1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界定 | 第13页 |
3.2 课堂提问需遵循的原则 | 第13-17页 |
第四章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 第17-27页 |
4.1 调查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第17-18页 |
4.1.1 调查对象 | 第17页 |
4.1.2 调查内容 | 第17页 |
4.1.3 调查过程 | 第17-18页 |
4.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18-2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24-27页 |
第五章 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27-39页 |
5.1 一堂初中数学代数课的提问及有效性的分析 | 第28-33页 |
5.2 一堂初中数学几何课的提问及有效性的分析 | 第33-37页 |
5.3 小结 | 第37-39页 |
第六章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优化策略 | 第39-45页 |
6.1 课堂提问前要精心设计问题 | 第39-41页 |
6.2 把握提问的时机 | 第41页 |
6.3 选择合适的提问方式 | 第41-42页 |
6.4 合理安排候答时间 | 第42-43页 |
6.5 课堂提问后要及时反馈评价 | 第43页 |
6.6 对课堂提问进行及时反思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1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49-51页 |
附录2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51-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