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内燃机车运用概述 | 第9页 |
1.1.2 企业情况简述 | 第9-10页 |
1.2 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3 内燃机车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第11-13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2 管内内燃机车介绍 | 第15-20页 |
2.1 管内内燃机车的基本介绍 | 第15-16页 |
2.1.1 构成与功能 | 第15-16页 |
2.1.2 内燃机车的原理 | 第16页 |
2.2 管内内燃机车故障分析 | 第16-18页 |
2.2.1 机车自然损耗 | 第16-17页 |
2.2.2 机车故障特点 | 第17-18页 |
2.3 管内内燃机车检修特征 | 第18-19页 |
2.3.1 机车维修种类 | 第18页 |
2.3.2 机车检修特点 | 第18-19页 |
2.3.3 机车维修现状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3 特殊气候对管内内燃机车影响分析 | 第20-27页 |
3.1 春秋风沙对内燃机车影响 | 第20-23页 |
3.1.1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电器影响 | 第20-21页 |
3.1.2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走行部影响 | 第21-22页 |
3.1.3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柴油机影响 | 第22-23页 |
3.2 冬季气候因素对内燃机车影响 | 第23-24页 |
3.2.1 低温对机车运行影响 | 第23-24页 |
3.2.2 温差对机车运行影响 | 第24页 |
3.3 地理环境因素对内燃机车影响 | 第24-26页 |
3.3.1 坡道对内燃机车影响 | 第24-25页 |
3.3.2 海拔对机车运行影响 | 第25-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管内内燃机车安全行车和维修改进措施 | 第27-42页 |
4.1 风沙对管内内燃机车的安全行车和维修措施 | 第27-33页 |
4.1.1 保障机车电器部分安全性采取措施 | 第27页 |
4.1.2 保障机车走行部安全性采取措施 | 第27-29页 |
4.1.3 保障机车柴油机安全性其改造方案设计 | 第29-33页 |
4.2 冬季气候对内燃机车的维修保养 | 第33-35页 |
4.2.1 冬季气候柴油机保养措施 | 第33-34页 |
4.2.2 电机及电器的冬季保养常识 | 第34页 |
4.2.3 制动走行部分的冬季保养常识 | 第34-35页 |
4.3 管内内燃机车维修改进措施 | 第35-41页 |
4.3.1 明确机车检修周期指标 | 第35-36页 |
4.3.2 实施机车状态维修 | 第36-38页 |
4.3.3 优化机车维修间隔期 | 第38-39页 |
4.3.4 强化机车维修管理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燃机车安全行车分析 | 第42-49页 |
5.1 实施效果 | 第42-43页 |
5.2 存在问题与差距 | 第43-45页 |
5.2.1 人员素质相对滞后 | 第43页 |
5.2.2 部分装备落后性能老化 | 第43-44页 |
5.2.3 部分行车设备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 | 第44页 |
5.2.4 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 第44页 |
5.2.5 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尚需完善 | 第44-45页 |
5.2.6 缺乏可靠性指标 | 第45页 |
5.3 改善措施 | 第45-48页 |
5.3.1 探索新措施提升安全行车 | 第45-46页 |
5.3.2 建立健全管理法规提高人员素质 | 第46页 |
5.3.3 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性能 | 第46-47页 |
5.3.4 加快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 | 第47页 |
5.3.5 确立以小修和临时抢修为主检修理念 | 第47页 |
5.3.6 划分模块,加强乘务员的检查 | 第47-48页 |
5.3.7 逐步建立机车可靠性评价体系 | 第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