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9-22页 |
| 1.1 IP与IP概念在国内的发展简述 | 第9-12页 |
| 1.1.1 IP概念 | 第9页 |
| 1.1.2 IP产业链 | 第9-11页 |
| 1.1.3 国产动画IP的改编现状 | 第11-12页 |
| 1.2 虚拟现实技术 | 第12-17页 |
| 1.2.1 虚拟现实技术概念 | 第12-15页 |
| 1.2.2 虚拟现实游戏硬件 | 第15-17页 |
| 1.3 “IP+VR”双重视角下动画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19页 |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9-22页 |
| 1.4.1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1.4.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1页 |
| 1.4.3 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 2 动画片《红气球》的IP改编 | 第22-35页 |
| 2.1 电影《红气球》的移植性改编 | 第22-23页 |
| 2.2 动画片《红气球》的叙事结构 | 第23-26页 |
| 2.3 动画片《红气球》的角色形象设置 | 第26-28页 |
| 2.4 动画片《红气球》的情感诉求 | 第28-30页 |
| 2.5 动画片《红气球》的文化主题 | 第30-35页 |
| 2.5.1 红色动画发展现状 | 第30-32页 |
| 2.5.2 《红气球》的红色文化 | 第32-35页 |
| 3 动画片《红气球》与VR技术的结合 | 第35-38页 |
| 3.1 动画片的VR游戏衍生化 | 第37页 |
| 3.2 安卓VR游戏《balloon》 | 第37-38页 |
| 4 动画片《红气球》改编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39页 |
| 结论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