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原位自生RE_xSi_y/GW系镁基复合材料组织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31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稀土镁合金的强化途径第10-11页
        1.2.1 固溶强化第10-11页
        1.2.2 时效强化第11页
        1.2.3 弥散强化第11页
        1.2.4 细晶强化第11页
    1.3 稀土镁合金的研究现状第11-16页
    1.4 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6-19页
    1.5 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9-26页
        1.5.1 外加增强体法第19-20页
        1.5.2 原位自生法第20-26页
    1.6 镁合金的弹性模量第26-27页
    1.7 研究意义、内容及目标第27-29页
        1.7.1 研究意义第27页
        1.7.2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27-29页
    参考文献第29-31页
第2章 合金制备与实验方法第31-36页
    2.1 合金制备第31-33页
        2.1.1 合金设计及熔炼第31-32页
        2.1.2 合金的热处理第32-33页
    2.2 显微组织形貌和成分分析第33-34页
        2.2.1 光学显微镜(Optical Microscope ,缩写OM)分析第33页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缩写SEM)分析第33页
        2.2.3 XRD(X-ray diffraction)物相分析第33页
        2.2.4 相图计算第33页
        2.2.5 物相定量分析第33-34页
    2.3 性能测试第34-36页
        2.3.1 硬度测试第34页
        2.3.2 纳米压痕测试(Nanoidentation)第34-35页
        2.3.3 动态热机械分析(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缩写DMA)第35页
        2.3.4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第35-36页
第3章 Mg-Gd-Y(-Si)合金铸造原始态的显微组织形貌、相鉴第36-60页
    3.1 Mg-10Gd-3Y(wt.%)合金铸造原始态的显微组织观察第36-40页
    3.2 Mg-1.0wt.%Si合金铸造原始态的显微组织观察第40-44页
    3.3 Mg-12Gd-4Y-1.0Si(wt.%)合金铸造原始态的显微组织观察第44-51页
    3.4 Mg-Gd-Y-Si合金中各反应的热力学分析第51-55页
    3.5 Mg-Gd-Y(-Si)合金铸造原始态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曲线第55-56页
    3.6 Mg-Gd-Y(-Si)合金铸造原始态的室温压缩力学性能第56-57页
    3.7 本章小结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0页
第4章 固溶处理对 Mg-Gd-Y(-Si)合金显微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第60-68页
    4.1 Mg-10Gd-3Y(wt.%)合金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观察第60-62页
    4.2 Mg-12Gd-4Y-1.0Si(wt.%)合金固溶处理后的显微组织观察第62-64页
    4.3 Mg-Gd-Y(-Si)合金铸造T4态的室温压缩力学性能第64-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第5章 时效处理对 Mg-Gd-Y(-Si)合金显微组织形貌和力学性能第68-75页
    5.1 Mg-10Gd-3Y(wt.%)合金和Mg-12Gd-4Y-1.0Si(wt.%)合金在 225℃下的等温时效硬化曲线第68-69页
    5.2 Mg-Gd-Y(-Si)合金铸造T6态的常温压缩力学性能第69-70页
    5.3 Mg-12Gd-4Y-1.0Si(wt.%)合金铸态T6态的显微组织形貌和相成分分析第70-72页
        5.3.1 SEM和EDX分析第70-71页
        5.3.2 XRD分析第71-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第6章 结论第75-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专利申请情况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液混合流变铸造Al-Zn合金
下一篇:硅基非晶薄膜微结构与低频噪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