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9页 |
| 1.1 引言 | 第9-10页 |
| 1.2 冷弯型钢结构住宅体系 | 第10-13页 |
| 1.2.1 墙面系统 | 第11-12页 |
| 1.2.2 楼盖系统 | 第12页 |
| 1.2.3 屋盖系统 | 第12-13页 |
| 1.3 冷弯型钢组合墙体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1.3.1 组合墙体抗剪试验研究 | 第13-15页 |
| 1.3.2 组合墙体数值模拟研究 | 第15-17页 |
| 1.3.3 组合墙体简化方法研究 | 第17-18页 |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2 冷弯型钢组合墙体数值模拟理论 | 第19-34页 |
| 2.1 概述 | 第19-20页 |
| 2.2 墙体组成构件单元分析 | 第20-21页 |
| 2.2.1 单元选取 | 第20-21页 |
| 2.2.2 自攻螺钉的模拟 | 第21页 |
| 2.3 墙体构件非线性问题分析 | 第21-23页 |
| 2.4 试验墙体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 2.5 单侧覆石膏板组合墙体数值模型的验证 | 第25-27页 |
| 2.5.1 数值模型分析 | 第25-26页 |
| 2.5.2 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值比较 | 第26-27页 |
| 2.6 单侧覆OSB板组合墙体数值模型的验证 | 第27-30页 |
| 2.6.1 数值模型分析 | 第27-29页 |
| 2.6.2 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值比较 | 第29-30页 |
| 2.7 双侧覆板组合墙体数值模型的验证 | 第30-32页 |
| 2.7.1 数值模型分析 | 第30-31页 |
| 2.7.2 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值比较 | 第31-32页 |
| 2.8 小结 | 第32-34页 |
| 3 冷弯型钢组合墙体变参数抗侧性能分析 | 第34-51页 |
| 3.1 钢骨架立柱间距对墙体抗侧性能的影响 | 第34-39页 |
| 3.1.1 单侧覆石膏板墙体抗侧性能分析 | 第34-36页 |
| 3.1.2 单侧覆OSB板墙体抗侧性能分析 | 第36-37页 |
| 3.1.3 双侧覆板组合墙体抗侧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 3.2 螺钉间距对组合墙体抗侧性能的影响 | 第39-46页 |
| 3.2.1 单侧覆石膏板组合墙体抗侧性能分析 | 第39-42页 |
| 3.2.2 单侧覆OSB板组合墙体抗侧性能分析 | 第42-44页 |
| 3.2.3 双侧覆板组合墙体抗侧性能分析 | 第44-46页 |
| 3.3 钢龙骨强度对墙体抗侧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3.4 高宽比对组合墙体抗侧性能的影响 | 第47-49页 |
| 3.5 设计建议 | 第49-50页 |
| 3.6 小结 | 第50-51页 |
| 4 开洞组合墙体抗剪性能数值模拟 | 第51-67页 |
| 4.1 开洞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51-57页 |
| 4.1.1 开洞组合墙体试件简介 | 第51-52页 |
| 4.1.2 DQ140-1开洞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52-53页 |
| 4.1.3 DQ140-2开洞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53-55页 |
| 4.1.4 DQ140-3开洞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分析 | 第55-56页 |
| 4.1.5 开洞组合墙体抗剪承载力数据分析 | 第56-57页 |
| 4.2 洞口位置对开洞墙体抗剪性能的影响 | 第57-62页 |
| 4.2.1 窗洞口位置变化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57-59页 |
| 4.2.2 门洞口位置变化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 | 第59-62页 |
| 4.3 开洞组合墙体经验公式研究 | 第62-64页 |
| 4.4 经验公式适用性探讨 | 第64-66页 |
| 4.5 小结 | 第66-6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67-68页 |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