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化写作”现象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1章 “私人化写作”的界定 | 第7-15页 |
·“私人化写作”、“身体写作”与“个人化写作” | 第7-11页 |
·“个人化写作”与“私人化写作” | 第7-10页 |
·“私人化写作”与“身体写作” | 第10-11页 |
·“私人化写作”的内涵与特征 | 第11-15页 |
第2章 “私人化写作”的人学探索审视 | 第15-27页 |
·“私人化写作”营构的人学图景 | 第15-17页 |
·关注个人,注视自我,个体意识增强 | 第15-16页 |
·大胆抒发人的自然欲望,关注人的感性生活 | 第16-17页 |
·摆脱社会历史的羁绊,挣脱审美道德的牵绊 | 第17页 |
·“私人化写作”的人学反思 | 第17-23页 |
·马克思人学思想要论 | 第17-20页 |
·马克思人学理论指导下的“私人化写作”反思 | 第20-23页 |
·文学的人学发展展望 | 第23-27页 |
·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 第23-24页 |
·人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 第24-25页 |
·两性和谐存在共筑文学的人学大厦 | 第25-27页 |
第3章 “私人化写作”的价值反思 | 第27-35页 |
·“私人化写作”的价值 | 第27-30页 |
·对新的写作方式的探索 | 第27-28页 |
·对新的表现内容的追求 | 第28-29页 |
·“私人化写作”创作主体的个体价值倾向 | 第29-30页 |
·“私人化写作”的价值反思 | 第30-33页 |
·合理的文学价值 | 第30-31页 |
·“私人化写作”的价值反思 | 第31-33页 |
·合理的文学价值观探索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