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方案及研究路径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研究路径 | 第15-16页 |
2 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16-22页 |
2.1 综合能力评价方法 | 第16-19页 |
2.1.1 杜邦分析法 | 第16-17页 |
2.1.2 平衡计分卡法 | 第17-18页 |
2.1.3 经济增加值EVA法 | 第18-19页 |
2.2 经济增加值EVA理论 | 第19-20页 |
2.2.1 EVA的定义 | 第19页 |
2.2.2 EVA的“4M”管理体系 | 第19-20页 |
2.3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第20-22页 |
2.3.1 企业价值评估的定义 | 第20-21页 |
2.3.2 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 | 第21-22页 |
3 中国工商银行的简况及财务状况分析 | 第22-39页 |
3.1 中国工商银行简况 | 第22-26页 |
3.1.1 中国工商银行历史贡献 | 第22-23页 |
3.1.2 中国工商银行改革发展 | 第23-24页 |
3.1.3 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现状 | 第24-25页 |
3.1.4 中国工商银行行业特殊性 | 第25-26页 |
3.2 中国工商银行财务状况分析 | 第26-39页 |
3.2.1 财务指标体系框架构建 | 第26-28页 |
3.2.2 盈利能力分析 | 第28-31页 |
3.2.3 流动能力分析 | 第31-33页 |
3.2.4 偿付能力分析 | 第33-35页 |
3.2.5 发展能力分析 | 第35-39页 |
4 中国工商银行综合能力分析 | 第39-53页 |
4.1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39页 |
4.2 基于EVA模型评价中国工商银行综合能力 | 第39-43页 |
4.2.1 EVA的基本公式 | 第39-40页 |
4.2.2 税后营业净利润NOPAT的计算 | 第40页 |
4.2.3 资本总额TC的计算 | 第40-41页 |
4.2.4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计算 | 第41-42页 |
4.2.5 中国工商银行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 | 第42-43页 |
4.3 中国工商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综合能力对比分析 | 第43-53页 |
5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53-59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3-54页 |
5.1.1 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 第53页 |
5.1.2 信贷风险防控有待加强 | 第53-54页 |
5.1.3 经营绩效有待改善 | 第54页 |
5.1.4 发展创新有待提升 | 第54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54-58页 |
5.2.1 建立“4M”管理体系,夯实内部管理 | 第54-55页 |
5.2.2 优化风控制度,改善资产质量 | 第55-56页 |
5.2.3 加大中间业务收入,提高经营绩效 | 第56-57页 |
5.2.4 推动金融创新,提升发展能力 | 第57-58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