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2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故障轴承动力学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滚动轴承动力学相关基础理论 | 第15-21页 |
2.1 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 | 第15-16页 |
2.2 赫兹接触 | 第16-18页 |
2.3 轴承内部作用力 | 第18-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3 故障深沟球轴承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第21-43页 |
3.1 故障轴承动力学建模 | 第21-27页 |
3.1.1 传统故障轴承位移激励模型 | 第21-23页 |
3.1.2 滚动体耦合与分段综合作用故障位移激励模型 | 第23-27页 |
3.1.3 故障轴承非线性动力学方程 | 第27页 |
3.2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27-37页 |
3.2.1 传统故障位移激励函数分析 | 第28-30页 |
3.2.2 单个滚动体与滚道间的Hertz接触力 | 第30-33页 |
3.2.3 加速度动态响应 | 第33-37页 |
3.3 优化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37-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4 高速故障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 第43-63页 |
4.1 滚动体受力分析 | 第44-48页 |
4.2 故障轴承动力学建模 | 第48-49页 |
4.2.1 剥落故障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建模 | 第48-49页 |
4.2.2 烧伤故障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建模 | 第49页 |
4.3 数值计算与结果分析 | 第49-60页 |
4.3.1 滚动体平衡方程求解结果 | 第50-53页 |
4.3.2 剥落故障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态响应分析 | 第53-59页 |
4.3.3 烧伤故障高速角接触球轴承动态响应分析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3页 |
5 模型验证 | 第63-79页 |
5.1 实验台介绍 | 第63-64页 |
5.2 实验测试工况 | 第64-65页 |
5.3 实验结果 | 第65-76页 |
5.3.1 时域信号分析 | 第66-69页 |
5.3.2 频域信号分析 | 第69-75页 |
5.3.3 误差分析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79-83页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9-80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80-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附录 | 第89-91页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页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9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