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城镇化要素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城镇化协调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4 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2章 城镇化相关理论概述 | 第22-26页 |
2.1 城镇化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城镇化与城市化 | 第22-23页 |
2.1.2 城镇化内涵 | 第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2.2.2 新型城镇化理论 | 第24-25页 |
2.2.3 协同理论 | 第25-26页 |
第3章 吉林省城镇化进程协调发展特征分析 | 第26-33页 |
3.1 吉林省城镇化发展人口、经济、土地情况 | 第26-29页 |
3.1.1 人口情况 | 第26-27页 |
3.1.2 经济情况 | 第27-28页 |
3.1.3 土地情况 | 第28-29页 |
3.2 吉林省人口、经济、土地、环境协调发展特征 | 第29-33页 |
第4章 城镇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第33-46页 |
4.1 建模目的与系统结构 | 第33-34页 |
4.1.1 建模目的 | 第33页 |
4.1.2 系统结构 | 第33-34页 |
4.2 模型构建 | 第34-41页 |
4.2.1 人口子系统 | 第34-36页 |
4.2.2 经济子系统 | 第36-38页 |
4.2.3 土地子系统 | 第38-40页 |
4.2.4 环境子系统 | 第40-41页 |
4.3 模型参数设定及检验 | 第41-46页 |
4.3.1 参数确定 | 第41-42页 |
4.3.2 结构检验 | 第42页 |
4.3.3 历史检验 | 第42-43页 |
4.3.4 灵敏度分析 | 第43-46页 |
第5章 吉林省城镇化进程人口-经济-土地-环境仿真模拟 | 第46-58页 |
5.1 情景设定 | 第46-47页 |
5.2 模型运行与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5.2.1 人口子系统仿真模拟结果 | 第47-48页 |
5.2.2 经济子系统仿真模拟结果 | 第48-50页 |
5.2.3 土地子系统仿真模拟结果 | 第50-51页 |
5.2.4 环境子系统仿真模拟结果 | 第51-52页 |
5.3 情景择优 | 第52-56页 |
5.4 吉林省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 第56-5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附录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 第64-67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