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犯罪被害人参与监狱行刑问题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1-13页
一、犯罪被害人参与监狱行刑的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第13-20页
    (一) 犯罪被害人参与监狱行刑的概念界定第13-16页
        1、犯罪被害人的概念第13-14页
        2、监狱行刑的概念第14页
        3、犯罪被害人参与监狱行刑的定位第14-16页
    (二) 犯罪被害人参与监狱行刑的理论依据第16-20页
        1、哲学的主体性理论第16-17页
        2、法学的程序正义理论第17-18页
        3、新兴法学的恢复性司法理论第18-20页
二、犯罪被害人参与监狱行刑的域外考察第20-27页
    (一) 英美法系国家考察第20-24页
        1、美国第20-23页
        2、英国第23-24页
    (二) 大陆法系国家考察第24-26页
        1、法国第24-25页
        2、日本第25-26页
    (三) 考察小结第26-27页
三、我国监狱行刑中被害人缺位的现实状况和原因分析第27-32页
    (一) 我国监狱行刑中被害人缺位的现实状况第27-29页
        1、科处刑罚的加害人未能彻底认罪悔罪第27页
        2、赢得诉讼的被害人难以实现实质正义第27-28页
        3、监督刑罚的检察院无法有效履行职能第28-29页
        4、变更刑罚的法院丧失中立裁判优势第29页
    (二) 我国监狱行刑中被害人缺位的原因分析第29-32页
        1、被害人利益被国家利益“自然”遮盖第29-30页
        2、被害人权益被服刑人权益“必然”制约第30-31页
        3、被害人权益被自身定势“悄然”压制第31-32页
四、我国犯罪被害人参与监狱行刑模式的构建设想第32-39页
    (一) 监狱行刑全程的被害人常态化参与模式第32-34页
        1、赋予犯罪被害人知情参与权第32-33页
        2、赋予犯罪被害人监督参与权第33-34页
    (二) 刑罚执行变更的被害人诉讼化参与模式第34-37页
        1、在减刑、假释中赋予犯罪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第34-35页
        2、在暂予监外执行中赋予犯罪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第35-36页
        3、在刑罚执行变更中赋予犯罪被害人救济权第36-37页
    (三) 双方当事人合意的被害人恢复性参与模式第37-39页
        1、达成谅解前提下赋予犯罪被害人狱内处遇影响权第37-38页
        2、达成和解前提下赋予犯罪被害人执行变更影响权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适成年人到场制度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职务犯罪调查讯问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