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勘测论文

重庆武隆隧道岩溶重点发育区溶蚀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岩溶(喀斯特)的概念第13页
        1.2.2 岩溶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2.3 岩溶发育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第15-17页
        1.2.4 岩溶对隧道工程的影响第17页
    1.3 研究区前期工作基础第17-18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8-22页
        1.4.1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第19-22页
第2章 研究区及武隆隧道工程区概况第22-40页
    2.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第22-26页
        2.1.1 位置交通第22-23页
        2.1.2 气象与水文第23-24页
        2.1.3 地形地貌第24-25页
        2.1.4 社会经济概况第25-26页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第26-30页
        2.2.1 地质条件第26-30页
        2.2.2 水文地质条件第30页
    2.3 研究区岩溶发育状况第30-33页
        2.3.1 地表岩溶发育状况第30-32页
        2.3.2 地下岩溶发育状况第32-33页
    2.4 武隆隧道工程区概况第33-40页
        2.4.1 隧道不同段位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第34-36页
        2.4.2 隧道工程区岩溶发育特征第36-40页
第3章 岩溶溶蚀实验研究第40-65页
    3.1 室内溶蚀实验设计及实验过程第40-44页
    3.2 不同工况条件下溶蚀特征分析第44-55页
        3.2.1 不同温度条件下溶蚀特征分析第44-47页
        3.2.2 不同流速条件下溶蚀特征分析第47-51页
        3.2.3 不同pH值条件下溶蚀特征分析第51-52页
        3.2.4 溶蚀微观结构分析第52-55页
    3.3 基于室内实验成果的隧道溶蚀状况分析第55-59页
    3.4 野外埋片实验第59-63页
        3.4.1 野外埋片位置选择第59-60页
        3.4.2 实验方案与过程第60-62页
        3.4.3 野外埋片溶蚀特征分析第62-63页
    3.5 本章小结第63-65页
第4章 岩溶重点发育部位溶蚀特征数值模拟研究第65-91页
    4.1 概念模型第65-68页
        4.1.1 模拟区域地质特征与基础参数第66-67页
        4.1.2 模拟区域水动力条件与水化学特征第67页
        4.1.3 模型几何尺寸与边界条件第67-68页
    4.2 数学模型第68-70页
    4.3 模拟区域剖分第70-71页
    4.4 模拟方案设计第71-73页
    4.5 不同工况下溶蚀范围预测分析第73-85页
        4.5.1 不同温度条件下溶蚀范围预测分析第73-77页
        4.5.2 不同孔、渗条件下溶蚀范围预测分析第77-81页
        4.5.3 不同流速条件下溶蚀范围预测分析第81-85页
    4.6 不同工况下岩溶溶蚀率与裂隙分布区孔、渗条件演化第85-88页
        4.6.1 不同工况下溶蚀率预测分析第85-86页
        4.6.2 裂隙分布区渗透率演化趋势第86-87页
        4.6.3 裂隙分布区孔隙度演化趋势第87-88页
    4.7 裂隙分布区溶蚀差异性演化分析第88-89页
    4.8 本章小结第89-91页
第5章 结论与建议第91-94页
    5.1 结论第91-92页
    5.2 建议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3页
作者简介及主要成果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融合的认知次任务驾驶安全性评价研究
下一篇:线路工程对季冻区草炭土湿地地下水环境效应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