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7页 |
第二章 体内筛选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靶向的适配体及其鉴定 | 第17-40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2.1.1 细胞系 | 第17页 |
2.1.2 主要器材 | 第17-18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18页 |
2.1.4 实验动物 | 第18-19页 |
2.1.5 常规溶液配制 | 第19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19-30页 |
2.2.0 DNA文库的构建与扩增 | 第19-21页 |
2.2.1 RNA文库的制备 | 第21-22页 |
2.2.2 转录产物的DNase I处理 | 第22-23页 |
2.2.3 RNA文库的PEG修饰 | 第23页 |
2.2.4 RNA适配体的活体筛选 | 第23-24页 |
2.2.5 反转录与PCR扩增 | 第24-25页 |
2.2.6 RNA适配体的重复筛选 | 第25页 |
2.2.7 RNA文库的克隆测序 | 第25-26页 |
2.2.8 RNA适配体的荧光标记 | 第26页 |
2.2.9 荧光显微镜检测RNA适配体的细胞特异性 | 第26-27页 |
2.2.10 流式细胞术检测适配体的结合特性 | 第27页 |
2.2.11 适配体与靶细胞结合的亲和力测定 | 第27页 |
2.2.12 RNA适配体RA16的在组织水平上的特异性鉴定 | 第27-28页 |
2.2.13 通过qRT-PCR检测适配体RA16在器官中的分布 | 第28-29页 |
2.2.14 活体成像跟踪RNA适配体RA16的在荷瘤鼠活体内的分布 | 第29页 |
2.2.15 RNA适配体RA16对NCI-H460细胞活性影响的测定 | 第29页 |
2.2.16 RNA适配体RA16对荷瘤鼠肿瘤生长的测定 | 第29-30页 |
2.2.17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0-38页 |
2.3.1 In Vivo SELEX筛选过程 | 第30-32页 |
2.3.2 DNA文库的测序得到富集的适配体RA16 | 第32-33页 |
2.3.3 适配体RA16能够特异性地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结合 | 第33-34页 |
2.3.4 适配体RA16对NCI-H460具有高度亲和力 | 第34页 |
2.3.5 适配体RA16能与NCI-H460肺癌组织特异性结合 | 第34页 |
2.3.6 适配体RA16在荷瘤鼠体内高度富集于肿瘤组织 | 第34-36页 |
2.3.7 适配体RA16特异性地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生长 | 第36-37页 |
2.3.8 适配体RA16在荷瘤鼠内抑制肿瘤的生长 | 第37-38页 |
四、结论和讨论 | 第38-40页 |
第三章 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靶向适配体的合成及其在靶向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初探 | 第40-60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40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40-46页 |
3.2.1 RNA适配体RA16的合成 | 第40页 |
3.2.2 RNA适配体的生物素和荧光标记 | 第40页 |
3.2.3 荧光显微镜观察适配体-细胞结合能力 | 第40-41页 |
3.2.4 流式检测及适配体亲和力测定 | 第41页 |
3.2.5 RNA适配体RA16对NCI-H460细胞活性影响的测定 | 第41-42页 |
3.2.6 活体成像跟踪RNA适配体RA16的在荷瘤鼠活体内的分布 | 第42页 |
3.2.7 通过qRT-PCR检测适配体RA16在器官中的分布 | 第42-43页 |
3.2.8 适配体RA16序列的缩减和优化 | 第43-44页 |
3.2.9 适配体片段与NCI-H460细胞的特异性检测 | 第44页 |
3.2.10 适配体-表柔比星复合物(RA16-EPI/SCAP-EP)的形成 | 第44页 |
3.2.11 RA16-EPI的特异性鉴定 | 第44页 |
3.2.12 RA16-EPI的细胞毒性测定 | 第44-45页 |
3.2.13 RA16-EPI在血清中的稳定性测定 | 第45页 |
3.2.14 PEG化的适配体在血清中的稳定性测定 | 第45页 |
3.2.15 RA16-EPI在荷瘤鼠体内的抑瘤性测定 | 第45-46页 |
3.2.16 统计学分析 | 第46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46-57页 |
3.3.1 合成的RA16能够特异性地与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结合 | 第46-47页 |
3.3.2 合成的RA16保持了RA16对NCI-H460的高度亲和力 | 第47-49页 |
3.3.3 合成的RA16特异性地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生长 | 第49-50页 |
3.3.4 合成的RA16能在荷瘤鼠体内靶向于NCI-H460肺癌组织 | 第50-52页 |
3.3.5 缩短的RA16片段S3仍具有NCI-H460细胞结合的特异性 | 第52-53页 |
3.3.6 RA16-EPI复合物的形成及其特异性 | 第53页 |
3.3.7 RA16-EPI复合物能选择性的提高对靶细胞的毒性 | 第53-55页 |
3.3.8 RA16-EPI能提高化疗药物在荷瘤鼠内的抑瘤作用 | 第55-57页 |
四、结论与讨论 | 第57-60页 |
第四章 HIV-1感染细胞靶向的人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优化研究 | 第60-78页 |
一、实验材料 | 第60-61页 |
4.1.1 细胞 | 第60页 |
4.1.2 主要器材 | 第60页 |
4.1.3 主要试剂 | 第60-61页 |
4.1.4 主要溶液配制 | 第61页 |
二、实验方法 | 第61-69页 |
4.2.1 含有共刺激信号域的CD4ζ CAR慢病毒载体的构建 | 第61-62页 |
4.2.2 慢病毒的制备 | 第62-64页 |
4.2.3 人Pan T、CD4+T、CD8+T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64-65页 |
4.2.4 人Naive T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65-67页 |
4.2.5 慢病毒转染T细胞 | 第67页 |
4.2.6 CD4ζCAR在T细胞内的表达检测 | 第67页 |
4.2.7 T细胞的分子表型分析 | 第67-68页 |
4.2.8 CAR T细胞的靶向性细胞毒性检测 | 第68页 |
4.2.9 统计学分析 | 第68-69页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69-76页 |
4.3.1 含有共刺激信号域的CD4ζ CAR在T细胞中表达 | 第69-70页 |
4.3.2 含有共刺激信号域的CD4ζ CAR-T细胞仍保持了靶向的细胞毒作用 | 第70-71页 |
4.3.3 通过新型培养体系能够富集到Tscm | 第71-72页 |
4.3.4 富集到转染了CD4ζ CAR的Tscm且不影响CD4ζ CAR-Tscm的分子表型 | 第72-74页 |
4.3.5 信号域CD28影响了CD4ζ CAR稳定性,而4-1BB能维持较高稳定性 | 第74-75页 |
4.3.6 共刺激信号域能够增强CAR-CD8~+Tscm对靶细胞的细胞毒性 | 第75-76页 |
四、结论和讨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8页 |
文献综述 | 第88-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6页 |
附录 | 第106-112页 |
致谢 | 第112-115页 |
研究生简历 | 第115-118页 |